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血清CRP水平对U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 P)水平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0例UA住院患者进行血清CRP水平测定,按CRP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A组(CRP水平<3mg/L,n=18)及B经且(CRP水平≥3mg/L,n=32),追踪患者3个月内严重冠脉事件,分析CRP水平与UA预后的关系。结果:B组患者心肌梗塞和血管重建术的发生显著高于A组患者(分别为37.5%对0,P=0.001及43.7%对16.6%,P=0.017)。CRP≥3mg/L组预测心肌梗塞和血管重建术的敏感性分别为100%,82%,特异性分别为47%和45%,而阳性预测值为分别为38%,44%。结论:血清CRP水平对UA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CRP升高者预后较差,提示严重冠脉事件的产生与炎症反应增 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院历年内科住院病人中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性期与长期预后作了初步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病例来源本文26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来源于1957年5月至1985年2月内科住院病人。同时以50~59岁100例为对照组。老年组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可体现在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的变化上。调查分析离退休老年人群及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实施研究的时间2001-10/2003-06,研究对象为广东省人民医院东病区住院患者、广州市白云区老年大学学员。总样本量746名。纳入标准:年龄≥60岁,离退休干部,能够独立完成问卷,自愿原则。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无法单独完成问卷调查;严重躯体疾病病情不稳定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中文版对537名离退休老年人和209名离退休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与常模样本相比较,研究发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总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均为离退休老年人群差于常模样本,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余因子,包括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因子分与常模样本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离退休老年患者与一般离退休干部比较,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总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因子分,均为离退休老年患者差于一般离退休老年人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因子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随  相似文献   
4.
静息核素显像时相分析评价老年人冠心病袁基华林琦卓胜青许翎黄平徐卫平唐安戊附表各组静息相角程和LVEF值(x±s)比较组别例数相角程(°)LVEF(%)相角程≥50.4°例数对照组健康组2036.8±6.866.1±7.30非冠心病组1160.2±30...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合并Ⅱ型糖尿病(NIDDM) 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 病人的临床特点作初步分析。方法 对40 例合并NIDDM 的老年AMI病人(NIDDM 组),和一般情况及梗死部位配对的无糖尿病的AMI病人(非NIDDM 组)80 例进行临床上的对比研究。结果 无痛性心肌梗死、AMI后严重并发症(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 的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有显著性显异,NIDDM 组均高于非NIDDM 组(P<0-05) 。AMI后院内感染率,NIDDM 组更是显著高于非NIDDM 组(40% 比18-8% ,P< 0-01) 。结论 合并Ⅱ型糖尿病的老年AMI病人的无痛性心肌梗死和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严重心脏并发症多,住院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高频心电图与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99m)锝一MIBI核素心肌断层显像(SPECT)为参照标准,在126例检测对象中评价了高频心电图(HFECG)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在患病率为61.90%的情况下,HFECG诊断C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1%和76.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9%和79.9%。结果表明,HFECG是一种较理想的CAD辅助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静态核素时相分析研究了12例正常人,7例非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4例冠心病心绞痛(AP)及10例冠心病陈旧心肌梗塞(OMI)患者。43例检测对象均为老年人,其中除10例正常人外均作了冠脉动脉造影(CA)。结果显示静态核素时相分析评估OMI及AP的灵敏度分别为100%和571%,特异性均为737%。作者认为:静态核素时相分析对老年OMI的诊断价值超过对老年AP的诊断价值;静态核素时相分析是观察室壁运动的一项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蛋和高密度脂蛋白均与冠心病密切相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降低死亡率。舒降之是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有效的降...  相似文献   
9.
离退休老年人及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可体现在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的变化上。调查分析离退休老年人群及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实施研究的时间2001-10/2003-06,研究对象为广东省人民医院东病区住院患者、广州市白云区老年大学学员。总样本量746名。纳入标准:年龄60岁,离退休干部,能够独立完成问卷,自愿原则。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无法单独完成问卷调查;严重躯体疾病病情不稳定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中文版对537名离退休老年人和209名离退休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与常模样本相比较,研究发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总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均为离退休老年人群差于常模样本,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其余因子,包括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因子分与常模样本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离退休老年患者与一般离退休干部比较,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总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因子分,均为离退休老年患者差于一般离退休老年人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因子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减退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疾病是加重这些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噻氯匹啶对老年常见血栓性疾病患者血小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