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伤性基底节血肿(TBG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颅内血肿,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尤以老年人为甚。我科1998—2005年共收治11例,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赵飞  沈婷  章卫桥 《浙江创伤外科》2013,18(1):14-15,18
目的评估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6小时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余姚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重症医学科病房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人院的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38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6小时动脉血乳酸,计算6小时乳酸清除率。以患者人住神经外科或重症医学科病房为研究起点,患者出院(最长随访者为28天)或死亡为研究终点,将患者分为存活组(31例)和死亡组(7例),以6小时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限分为高乳酸清除率(≥10%)维(25例)和低乳酸清除率(〈10%)组(13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6小时乳酸清除率差异,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之间28天死亡率差异。结果各组年龄、性别、治疗前GCS评分、APACHElI评分、基础血乳酸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存活组早期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20.68±14.67)%VS(6.21±10.40)%.P〈O.05];高乳酸清除率组28天死亡率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8.70%VS62.5%,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生存率显著高于低乳酸清除率组(92.0%.VS615%,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评估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经手术治疗者,开颅术后≤24h行气管切开患者68例,另急诊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未行气管切开或切开时间>24h的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以三代头孢及半合成青霉素静滴预防感染,出现肺部感染者均行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68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35例有20例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1(平均7.1)d;对照组53例,有21例控制,感染控制时间9~21(平均16.9)d;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未行早期气管切开患者(P<0.01),而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未早期切开者(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合并外伤性癫痫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颅骨缺损合并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神经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术中运用皮层电极监测定位异常放电灶,准确切除癫痫灶,并一期完成颅骨修补术;术后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11例合并外伤性癫痫的颅骨缺损患者,颅骨缺损修补术效果满意,经过18个月的随访,术后癫痫治疗有效率达90.9%(10/11).结论 对于颅骨缺损合并外伤性癫痫,在行颅骨修补的同时,运用皮层电极监测定位致癫痫病灶,并准确切除病灶,疗效肯定,可以作为治疗颅骨缺损合并外伤性癫痫患者的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的血压诱导方式对大鼠急性永久性脑缺血后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8)、早期诱导血压升高组(n=8)、诱导血压降低组(n=8)、晚期诱导血压升高组(n=8).采用线拴法制备永久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分别在脑缺血3 h后药物诱导血压升高、3 h后诱导血压降低、18 h后诱导血压升高.在缺血24 h时观察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脑梗死体积情况.结果 脑缺血24 h时,早期血压升高组较对照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0.05),血压降低组梗死体积最大(P<0.05),晚期血压升高组梗死体积和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血压升高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 升高血压明显比降低血压能够减少急性永久性脑缺血大鼠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早期诱导血压升高比晚期诱导m压升高更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硬膜外血肿(ED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之一。随着CT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要求以最小的创伤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现代微侵袭神经外科正成为研究的热点。为了探索简便、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于2002年至2004年选择性采用早期钻孔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唐岩  章卫桥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6-17,2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皮硝外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生长抑素联合皮硝外敷及常规治疗,并选择2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免疫调节功能、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IL-1、IL-6和TNF—α值及血淀粉酶含量、白细胞计数、APACHEⅡ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皮硝外敷能够有效抑制胰酶及炎性因子分泌,促进炎性分泌物吸收,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缺血时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酸敏感离子通道2a(ASIC2a)在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模型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预缺血组、缺血组、缺血预处理组共4组。行焦油紫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I区存活神经元密度,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SIC2a在大鼠海马CAl区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缺血预处理能够显著减少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死亡和凋亡,PC+Isch组和Isch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全脑缺血能够上调ASIC2a在大鼠海马CA1区mRNA和蛋白表达,在24h达到高峰,而缺血预处理进一步上调ASIC2a表达,呈进行性上升,在24h和72h时相点,PC+Isch组和Isch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脑缺血耐受中,缺血预处理对第二次致死性缺血表现出保护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大鼠海马CA1区ASIC2a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traumatic intracranial aneurysms,TICAs)十分少见,占颅内动脉瘤不足1%,这些动脉瘤大多见于穿通伤或附近颅骨骨折所致的血管损伤,病理检查多数为假性动脉瘤.TICAs多发生于外周和颅底血管,外周血管的TICAs多见于大脑前动脉远端、远端皮质动脉等;颅底部位的TICAs通常累及颈内动脉的岩骨段、海绵窦段、床突段,而出现在脑膜中动脉的假性动脉瘤则更为罕见.近期发现并手术治疗1例创伤性脑膜中动脉假性动脉瘤(TPMMA),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