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30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膜后肿物     
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0岁,无明显诱因的左上腹隐痛2年。病程中有2次于活动时突然头晕、面色苍白、大汗、左背部隐痛,经休息好转。腹痛与体位无明显关系,未经诊治。无胃肠疾病及高血压病史。查体:体温36.5℃,脉搏SO/mZn,血压14.67/10.67kPa,呼吸18/min。神情,营养中等,表线淋巴结无肿大。头颈部及心肺未见异常;左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不大,左肾区叩击痛(+),腹水征(-),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活动自如,无水肿。化验血、尿、便常现正常;血糖4.smmol/L;K+4.OTnmol/L,Na+140mmol/L…  相似文献   
2.
1989年至1993年5月在原抗心衰基础上联合应用卡托普利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衰42例。显效23例(54.76%),有效18例(42.86%)。42例均见尿量增加.11例左室内径缩小。13例肺淤血改善。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女性 ,35岁 ,病案号 :2 5 880 6 .主因头晕、间断黑蒙 3m o入院 .于 1998- 0 9- 11因着凉“感冒”,体温 39℃就诊 ,治疗 4d体温降至正常 ,渐出现头晕、胸闷、反复黑蒙 ,无晕厥、抽搐 ,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曾做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 34次· min- 1 ,诊为“心肌炎”,经营养心肌治疗效果不佳 ,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既往体健 ,无冠心病、糖尿病史 .查体 :体温 36 .4℃ ,脉搏 37次· min- 1 ,血压 17.3/9.3k Pa,呼吸 18次· min- 1 .神清 ,无紫绀 ,无颈静脉怒张 .双肺呼吸音清楚 .心界不大 ,心率 37次· min- 1 ,律齐 ,无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静脉输注地尔硫治疗冠状动脉搭桥 (CABG)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CABG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停服肾上腺素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及抗血小板药物 ,静脉给予地尔硫 ,以 33~ 167μg·min- 1,持续微泵注入 72h以上。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65例 (96% )病人有效。与用药前相比 ,心绞痛发作平均次数减少 (5 .4±s 1.8)次·d- 1(P <0 .0 1) ,发作持续时间缩短 (7.6± 2 .5 )min(P <0 .0 1)。心肌耗氧指数降低。心电图异常者ST T明显改善 ,4 9例病人在病情稳定后 1wk内接受CABG。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输注地尔硫为CABG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提供了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全国6家研究中心住院的1600例疑诊CAD并初次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非阻塞性CAD患者300例(非阻塞性CAD组),阻塞性CAD患者1300例(阻塞性CA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非阻...  相似文献   
6.
7.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分析1160例CRI、1200例肾功能正常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PCI治疗情况.结果 CRI组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平均住院天数、B2/C型病变比例、院内血栓事件发生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尽管CKI组造影剂用量(180 ml±80 ml)明显少于对照组(230 ml±60 ml,P<0.05),但CRI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7.5%比10.3%,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监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与临床经验指导β受体阻滞剂治疗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337例,随机分为临床经验组201例、NT-Pro BNP组13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分别根据临床症状、患者血浆NTPro BNP变化幅度指导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用剂量、药物不良反应、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病死亡、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再次行靶血管重建。结果 (1)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两组患者病变范围,支架的平均直径、长度以及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药物治疗情况:两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经验组利尿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应用较NT-Pro BN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住院期间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MACE:两组患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再次行靶血管重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 BNP组心源性病死率预计值较临床经验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70岁,体质量指数>24.5 kg/m2具有更好的获益性(OR值0.377,95%可信区间0.175~0.813,P<0.05;OR值0.384,95%可信区间0.169~0.871,P<0.05)。临床经验组较NT-Pro BNP组更易发生MACE(OR值3.622,95%可信区间1.455~9.017,P<0.01)。结论监测NT-Pro BNP水平有利于指导β受体阻滞剂治疗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是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评估指标及临床药物疗效评估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677例年龄≥60岁(老年组)和547例年龄<60岁(非老年组)接受PCI并获得完全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女性、合并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20mm长病变、显著钙化病变和复杂病变(B2+C 型)患者的比例及平均植入支架数均较多。两组PCI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老年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3.8% vs 1.8%)及总死亡率(3.0% vs 1.1%)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平均随访(11.9±3.8)个月,两组总随访率、造影复查再狭窄率、心绞痛复发率、随访患者MACE发生率及总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CI后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及总死亡率高于非老年组,但其 PCI成功率、手术并发症、长期临床疗效与非老年组患者相似,提示PCI是治疗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高血压特征及降压治疗。方法 2002年4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性别分为女性患者组(72例)及男性患者组(173例)。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特征及降压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组和男性组平均年龄无统计学差异,但女性组≥60岁比例高于男性组(37.5%vs.24.9%,P<0.05)。男性组吸烟比例高于女性组(16.8%vs.2.8%,P<0.05)。两组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心功能不全比例高于男性组(P<0.05)。女性组入院后首次诊断高血压比例高于男性组(P<0.05),两组有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1级、2级、3级比例及高血压病程无统计学差异。<60岁患者中,女性组入院最高收缩压及入院最高舒张压均低于男性组(均P<0.05);两组入院脉压差,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治疗后平均脉压差低于男性组(P<0.05)。≥60岁患者中,女性组入院最高收缩压,入院脉压差,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脉压差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入院最高舒张压高于男性组(P<0.05)。两组患者多采用联合药物降压,选用静脉用降压药物比例及口服降压药物种类数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降压药物选择的比例依次为CCB、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利尿剂和α1+β受体阻滞剂。结论女性患者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发病率血压水平逐渐增高,但对疾病的知晓率较低,因此对女性患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血压较难控制的AD患者,需合理选用降压药物,积极控制血压,以期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