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73岁,以气促1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周就诊于我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促,伴乏力,表现为咳嗽后气促明显,逐渐感活动耐力下降,1周前患者于夜间气促加重,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乏力加重,食欲减退,无胸痛、肩背部疼痛,无恶心、呕吐等不适.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达150+/100 mmHg (1 mmHg=0.1333 kPa),予"北京零号"降压控制,自诉血压监测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率(hreat rate,HR)108 次/min,胸3至胸6导联(V3-V6) ST段抬高并T波倒置.  相似文献   
2.
进行性骨干发育不全(progressive diaphyseal dysplasia, PD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率低于1/100万[1]。国内文献报道仅数十例,多数报道为 X 线平片表现,CT、MRI 及全身骨显像(ECT)表现报道较少。笔者收集3例进行性骨干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核磁共振肝脏快速容积成像技术(MRI-LAVA序列)与增强CT检查对肝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通过病理活检或临床证实的肝脏结节性病变患者共20例,所有病例均行肝脏MRI-LAVA序列及增强CT检查,统计两种方法的肝脏结节性病变的检出情况,并比较≤3 cm和>3 cm的肝脏结节性病灶的诊断正确率。结果:MRI-LAVA序列共检出31个病灶,增强CT检查共检出28个病灶;≤3 cm肝脏结节性病变共23个,增强CT检查准确率为60.87%(14/23),MRI-LAVA序列诊断准确率为86.96%(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cm肝脏结节性病变共8个,增强CT诊断正确率为87.50%(7/8),MRILAVA序列断诊断正确率为87.5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与增强CT比较,MR-LAVA序列能发现更多的肝内结节性病变,对肝内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引起膝关节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它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准确的诊断、正确的治疗对恢复膝关节功能,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收集我院2002年12月至2005年3月经磁共振检查诊断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70例,对其中68  相似文献   
5.
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的病理及磁共振成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大鼠及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将28只Wistar大鼠经右侧冠状缝距中线4 mm处缓慢进针注入C6胶质瘤细胞株悬液,按术后3、7、10、14、17、21 d及自然死亡顺序采集肿瘤标本,行病理检查并观察肿瘤生长方式;再随机选取5只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按接种后8、11、14、17、21及24 d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注射对比剂后0、10、20、30、40及50 min轴位及冠状位T1WI扫描;选取2只正常大鼠行MRI T1WI、T2W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正常大鼠脑组织T1WI呈稍长T1信号,皮质与白质分界不清;T2WI脑皮质与白质能较好分辨,皮质信号高于白质,双侧侧脑室后角呈高信号,小脑幕呈对称低信号;增强扫描脑组织无强化.大鼠脑胶质瘤模型从接种8~24 d均可见接种部位头皮软组织增厚,呈等T1、长T2信号;第14天右侧大脑半球接种点可见小点状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小点状强化;第17天病变更明显,呈小结节状强化;第21天结节较前增大,强化更为明显;至第24天病变进一步增大,右侧大脑半球1/3~1/2呈长T2信号,但T1WI病变始终与周围正常脑组织不能区分;动态增强扫描病变区呈明显结节状强化,周围水肿区无强化;接种部位增厚头皮软组织始终呈明显强化.结论:正常大鼠脑灰、白质及脑室在T2WI能较好显示,小脑幕呈对称长T1、短T2信号,增强扫描正常脑组织无强化.大鼠C6脑胶质瘤呈等T1、长T2信号,T2WI及增强扫描均能检测出大鼠C6脑胶质瘤病灶,增强扫描更能准确反映病变大小及形态.  相似文献   
6.
对38例盆底痉挛综合征的测量结果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探讨SPFS的病因 发病机理和排粪造影对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4岁.左胫骨下段疼痛1年余,可扪及包块.X线检查:左胫骨下段外侧皮质区可见一约7 irnm×10 mm大小的低密度骨质破坏区,边缘可见轻度硬化.  相似文献   
8.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在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 评价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在医学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GE PACS和天助公司的放射信息管理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终端图文工作站等硬件、软件配置,构建大屏幕多媒体阅片室,设置典型影像教学片库,开辟电子学习室,直接从PACS调取图像制作多媒体幻灯教学课件和制备考试题库。结果 成功完成了各项构建,在PACS设置的教学分类片库中积累了有价值的影像资料近5000例,改变了传统的影像教学方法,实现了影像教学的实时化、多样化,在影像诊断教学和实习中获得一致好评,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论 PACS有利于提高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值得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正常成人脊髓圆锥水平脊髓和硬膜囊矢径、横径的正常值范围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 5 6例正常成人行脊髓圆锥最大矢径横截面水平T1 WI横断面扫描 ,测量该处脊髓与硬膜囊的矢径、横径 ,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差及矢径与横径比、近似面积。结果 :脊髓圆锥最大矢径横截面多位于T1 2 椎体 (82例 ,5 2 5 7% ) ,脊髓矢径 (6 86± 0 75 )mm ,横径 (8 4 1± 0 88)mm ,矢横比 0 75~ 0 85 ,硬膜囊矢径 (1 3 2 6± 1 6 1 )mm ,横径 (1 7 5 8± 2 6 8)mm ,矢横比 0 6 5~ 0 80 ,各径线大小无性别、年龄和身高差异 ,脊髓与硬膜囊矢径成正相关。结论 :熟悉脊髓和硬膜囊径线的正常值范围对临床诊断髓内肿瘤与硬膜囊等病变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家犬脑挫裂伤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的扩散加权像(DWI)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家犬10只,200g砝码1.3m高以自由坠落方式复制脑挫裂伤动物模型,分6个时间点(1h、24h、72h、5天、8天和14天)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各时段检查结束后处死家犬,取伤处脑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伤后1~24h,DWI上挫伤周围带扩散受限ADC值降低(P=0.001,P=0.000,P<0.05),呈环状或不规则点、片状高信号,病变中心不均匀低信号。DWI比T2WI显示病变的范围更大且更清楚。病理示局部点状出血,灶性坏死,神经细胞肿胀。伤后72h~5天,DWI上信号强度稍低,ADC值开始升高;高信号周围深部白质水肿区扩散不受限,ADC值升高(P=0.001,P=0.002,P<0.05);T2WI较DWI显示病变范围大。病理示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血管周围炎、肉芽及纤维瘢痕形成。此后ADC值逐渐升高,14天时无统计学意义(P=0.119,P>0.05)。炎性反应及胶质增生更加显著,可见肉芽肿形成。结论:DWI能从分子水平动态反映脑挫裂伤的病理生理变化,急性期DWI较T2WI显示病变敏感,范围更大,有利于了解脑挫裂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