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国产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和食管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置入国产带膜食管支架治疗各种食管狭窄和食管瘘的效果。材料和方法采用国产不锈钢带膜支 架,在X线监视下用插送器经口置入食管病变部位。治疗食管病变所致食管狭窄26例,其中7例合并食管气管痿/纵隔 瘘;非食管病变所致气管食管瘘2例。结果28例均为一次置入成功,未出现技术问题及严重并发症。支架置入后食管 狭窄部位开通,食管瘘口封闭,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国产带膜食管支架适用于治疗各种食管狭窄和食管痿,支架 置入术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T、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TAE)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评估作用.方法:对30例接受TAE的肝癌患者行超声造影、CT、DSA检查,对照结果.并对25例有残存血供者再次TAE后的碘油沉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0例中,5例三项检查均提示病灶灭活完全,无残留血供.19例三项检查均显示病灶残存血供丰富,再次TAE碘油沉积良好.6例CT显示病灶灭活无血供,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局部残存少量血供,DSA造影结果与超声造影相符,再次TAE碘油沉积不良.结论:超声造影对肝癌TAE后病灶残存血供的显示较CT更敏感、准确,与DSA相仿,且操作简便、无创.TAE后病灶的碘油沉积情况与血供相关,对于灭活不全但血供不丰富者,应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区域射频热疗同步靶动脉持续热灌注化疗治疗32例中晚期胃癌的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对32例中晚期胃寞癌、贲门癌患者经区域射频热疗同步靶动脉热灌注化疗。每名患者至少2个周期的联合治疗。将患者在DSA下行腹腔动脉造影,有肝转移且肝肿瘤血管丰富者,将MMC12—16mg加入超液态碘化油8~20ml中进行肝动脉栓塞。而后将导管放置在所需靶动脉(腹脉动脉)内,局部包扎、固定后,将病人送至热疗室,用热疗频率40.68MHz,电容式加热,电板直径25~30cm,入射功率500—700W,反射功率2~5W。加热15分钟后经导管缓缓注入加热至50℃左右的化疗药物,方案:艾恒150mg或DDP80mg,5-FU1000mg,未进行栓塞者加用MMC12~16mg,总容量160ml,热化疗每次持续一小时。4—6周进行下一疗程,每疗程3—6次热疗。结果:病灶近期疗效以CT或胃镜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CR1例,PR21例,总有效率68.78%。结论:区域射频热疗同步靶动脉热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提高近期治疗效果和改善生活盾量.  相似文献   
4.
自1979年Spigos首先采用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脾亢获得成功以来,这一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犤1~3犦,现将我院1997年6月以来治疗的20例结果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加以探讨。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总数20例,肝癌伴脾亢(HCC-HS)18例,其他继发性脾亢2例。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45~64岁,病程1~5年。大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下出血、月经量增多。术前白细胞平均值为2.9×109/L,血小板平均值为3.9×109/L。其中2例行2次治疗。随访0.5~3年。二、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和肺动脉灌注(PAI)相结合的双重动脉灌注(DAI)化疗对转移性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0例转移性肺癌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DAI化疗的20例作观察组,单纯BAI化疗的20例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5%,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5%;对照组分别为20%、30%。结论DAI化疗,效果优于单纯BAI化疗,是目前治疗转移性肺癌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血管瘤供血动脉栓塞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应用超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改良法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在DSA引导下将导管超选择性插至最接近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应用平阳霉素和超液态碘化油及明胶海绵为栓塞剂,栓塞治疗巨大型肝血管瘤7例。结果 7例肝血管瘤供血动脉栓塞均获成功,达到瘤内碘油聚集,瘤体血供截流的理想栓塞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随访复查瘤体逐渐缩小,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采用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应症广,应成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含奥沙利铂方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37例患者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以及临床诊断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接受TACE治疗。动脉灌注药物包括奥沙利铂130mg/m,替加氟15~20mg/kg,肿瘤血管栓塞药物为吡柔比星25~40mg/m+10~20ml进口超液态碘化油乳化剂,部分患者加用明胶海绵栓塞。间隔4~6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AFP、CT或MRI。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按照WHO实体瘤近期疗效和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结果 全组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至少1次TACE治疗并可评价疗效,获CR3例(8.1%),PR20例(54.0%),NC12例(32.4%),PD2例(5.4%),有效率为62.2%(23/37),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32天(95%CI:89~174天)。37例患者治疗1疗程后肝区疼痛、食欲不振、腹水、黄疸改善率分别为97.1%、86.5%、100.0%和57.1%。。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为主),大部分均为1~2级,仅5例发生1级神经毒性。结论 含奥沙利铂方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T、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TAE)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评估作用。方法:对30例接受TAE的肝癌患者行超声造影、CT、DSA检查,对照结果。并对25例有残存血供者再次TAE后的碘油沉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0例中,5例三项检查均提示病灶灭活完全,无残留血供。19例三项检查均显示病灶残存血供丰富,再次TAE碘油沉积良好。6例CT显示病灶灭活,无血供,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局部残存少量血供,DSA造影结果与超声造影相符,再次TAE碘油沉积不良。结论:超声造影对肝癌TAE后病灶残存血供的显示较CT更敏感、准确,与DSA相仿,且操作简便、无创。TAE后病灶的碘油沉积情况与血供相关,对于灭活不全但血供不丰富者,应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金属胆道支架植入联合介入化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20例接受金属胆道支架植入联合介入化疗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回顾性分析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的变化,以及联合介入化疗后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结果术后两周,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四周,9例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本组病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半年及一年生存率分别为60%及35%。结论对于无法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金属胆道支架植入联合介入化疗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