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精原干细胞能通过自增殖不断地自我更新,形成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并维持其正常数目。Broil基因属于Polycomb家族,最近发现它对造血干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自增殖有调控作用。我们用自制的BM11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定位该基因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并用FISH做进一步验证,为进一步揭示精原干细胞自增殖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首先,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成年小鼠睾丸组织中Bmil基因,  相似文献   
2.
小鼠精原细胞的分离和纯化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目的 探讨小鼠精原细胞的分离纯化。 方法 用组合酶消化法制备 7~ 8d小鼠的生殖细胞悬液 ;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精原细胞。 结果 所获细胞悬液内活细胞、死细胞及细胞团的百分比分别为90 .0 8%、9.92 %及 8.91% ;平均每个睾丸可获得 4.136× 10 5 个细胞 ;精原细胞主要分布于位于 2 7%~ 35 %间的Percoll梯度中 ,其超微结构与 7~ 8d小鼠睾丸切片内精原细胞的超微结构一致 ,经纯化后其纯度达 6 8.76 %。 结论 用组合酶消化、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的 7~ 8d小鼠的精原细胞能满足体外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MDCK细胞为种子细胞、胶原凝胶复合Matrigel为支架材料,采用组织工程技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肾小管片层,观察不同浓度Matrigel以及静态拉伸作用对MDCK细胞在三维支架中极性重建并形成小管样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MDCK细胞与添加不同浓度Matrigel的液态Ⅰ型胶原混合,在12孔板内铸模形成MDCK细胞-胶原片层。通过相差显微镜、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对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成的三维肾小管结构进行比较和鉴定。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对片层施加静态拉伸力,观察静态拉伸作用对细胞生长、小管样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片层内的MDCK细胞逐渐增殖、黏附、聚集。单纯以胶原为支架材料的片层内MDCK形成囊腔状结构;添加Matrigel的胶原片层内MDCK细胞可形成管腔样结构,且低浓度Matrigel的胶原片层内细胞存活率高。静态拉伸作用能够刺激细胞的生长、管腔样结构的形成。结论本研究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以MDCK细胞为种子细胞、添加Matrigel的液态Ⅰ型胶原为支架材料,培养过程中施加静态拉伸力,体外成功构建出组织工程化肾小管胶原组织片层,肾脏小管上皮细胞可在该支架材料中完成极性重建的自组装过程。  相似文献   
4.
小鼠睾丸gdnf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支持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小鼠睾丸中克隆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基因gdnf,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支持细胞,以便用作培养精原干细胞(SSCs)的滋养层。方法:以正常成年昆明鼠为材料,提取小鼠睾丸组织中总RNA后,以RT-PCR技术克隆小鼠睾丸gdnf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TM4细胞(睾丸支持细胞株),在转染后40h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成功克隆小鼠睾丸gdnf基因的cDNA,测序正确,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显示转染后的支持细胞中有GDNF蛋白表达。结论:本研究为以转染了gdnf基因的支持细胞作饲养层培养SSC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精原干细胞移植及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移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是将供体动物(正常动物或转基因动物)的SSCs移植到受体动物的睾丸内,使其在受体睾丸内迁移、定居、增殖并启动精子发生,产生有受精能力精子的过程。该技术在雄性不育的治疗、精子发生机制的探讨、干细胞生物学研究以及优质动物或转基因动物繁育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SCs的体外培养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瓶颈。近年来,许多研究者报道了SSCs体外培养的影响因子及其生长特点。本文就近年来SSCs的体外培养及移植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可注射性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液态支架材料联合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 placent mesenchymal stem cells,PMSCs) 进行心肌内注射,观察其对细胞滞留、存活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可注射性心肌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1)分离、培养、扩增人PMSCs备用;(2)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注射FG,观察其在心肌梗死区域存留及降解情况;(3)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BS组)、FG组、PMSCs PBS组、PMSCs FG组, 对移植24 h后细胞滞留、4周后细胞的存活及局部新生血管的密度进行测量.结果:(1)FG组织相容性好,心肌内降解时间1周左右.(2)PMSCs FG组细胞24 h滞留率显著增高,4周存活细胞数量显著增高、心肌梗死区域新生血管密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 可注射性纤维蛋白胶可以提高移植细胞在心肌梗死部位的滞留及存活,发挥微环境调控作用并刺激心肌梗死部位微血管生成,是良好的可注射性心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人胎盘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评价其生物学特性并观察其改善大鼠心梗模型心功能的能力.方法 用酶消化法自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并以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鉴定.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从骨髓中分选出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将两种来源细胞进行大鼠心梗模型移植,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功能.结果 人胎盘组织中可分离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并且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相似的改善心梗后心功能的能力.结论 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是心肌组织工程良好前景的种子细胞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Bmi1基因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共定位及流式细胞术对Bmi1在小鼠睾丸中的表达位置进行检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不同日龄小鼠睾丸中Bmi1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实验数据显示,Bmi1基因表达于精原干细胞;从第2天开始,Bmi1的表达急剧增加,第8天开始急剧下降,第24天时趋于平稳。结论Bmi1基因可能是精原干细胞增殖的关键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鉴定标记滞留细胞(LRC)的方法分析兔子宫内膜中可能存在的成体干细胞及其分布.方法:首先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兔,将子宫内膜调整到增殖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增殖期子宫内膜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以评价子宫内膜的增殖期状态.BrdU标记后追踪8周,以鉴定LRC细胞的存在与分布.结果:增殖期子宫内膜较促性腺激素处理前明显增厚,子宫内膜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与PCNA的表达明显升高.8周追踪后,子宫内膜中有(2.1±2.4)%的细胞核为BrdU阳性,即LRC细胞.这些LRC细胞主要存在于腔上皮组织中.结论:在成年兔子宫内膜中有LRC存在,子宫内膜成体干细胞可能存在于这些LRC中.  相似文献   
10.
目前,蛋白质的痕量检测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像检测核酸的PCR那样高灵敏度的、可对目标蛋白进行扩增的技术。2003年,美国科学家Mirkin领导的课题组首次报道了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bio-bar codes assay,BCA),可以对痕量蛋白进行检测。与临床上常规的ELISA法检测相比,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它的106倍。本文针对BCA检测系统的技术要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