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肺诺卡菌病胸部CT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诺卡菌病的胸部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原学培养确诊的8例肺诺卡菌病患者的胸部CT表现、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5例为单纯肺诺卡菌病,3例为播散型肺诺卡菌病。肺部病变以斑片、实变影最为多见(n=8),其次为结节影(n=5)、空洞影(n=4)、团块影(n=2)。4例合并胸腔积液或积脓,5例肺内病灶区域胸膜增厚,3例合并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合并气胸、1例合并心包积液。结论 肺诺卡菌病的胸部CT表现多样,常合并四肢或躯干皮肤或皮下软组织感染;当肺部病灶发展迅速,出现实变、结节、空洞、肿块等多样病灶时,应考虑肺部诺卡菌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MSCT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犬模型的CT表现,并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研究.方法 健康比格犬1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10只)及对照组(5只).通过犬右侧股深静脉注射油酸进行造模,注射油酸后每10 min为1个观察点,共观察5个时间点.最后以临床测量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200 mmHg时,确诊为ARDS成模,此时为1个观察点,通过CT扫描观察6个不同时间点犬肺部CT表现,同时记录临床数据并观察实验犬肺湿干比及病理改变.采用2个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前及建模成功时的PaO2/FiO2及肺动脉楔压(PCWP)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在油酸注射(92.9±8.5)min后形成ARDS模型,实验组实验前PaO2/FiO2及PCWP分别为(466.7±27.0)、(8.6±1.8)mmHg,建模成功时分别为(164.1±21.1)、(9.9±3.6)mmHg,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04、-1.02,P值均<0.05).实验组犬大体病理可见脏层胸膜张力大,呈紧绷状态,肺表面出现弥漫充血、水肿,两下肺呈朱红色类似肝组织,镜下主要表现为肺水肿、炎性细胞渗出及透明膜形成.肺湿干比重为10.4±0.7,对照组为5.3±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P<0.05).在ARDS成模过程中CT表现具有一定规律性,最早出现的是磨玻璃密度影,以肺野外带及肺野背部明显,偶尔会有肺实变影和代偿性的肺透亮度增高影;当犬ARDS成模时,典型的CT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密度影(10只)、大片肺实变影(10只)、小叶间隔增厚(9只)、肺透亮度增高(7只)、胸腔积液(2只)及胸膜增厚(1只),呈不规则分布,病灶以肺的重力区明显.结论 MSCT可观察ARDS的前期影像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3.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HR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琴  陈德晖  曾庆思  陈淮  周家璇  戴望春  李娴   《放射学实践》2013,(11):1098-1101
目的:分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0)的HR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诊断的B0患儿资料,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个月~7岁,病程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均行胸部HRCT检查,29例行支纤镜检查,1例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患者肺部的HRCT表现为:马赛克灌注征36例(100%);支气管壁增厚30例(83%);散在分布的斑点、斑片状模糊影27例(75%);含气不全或实变不张11例(31%);支气管扩张8例(22%);微结节征4例(11%);局部钙化灶2例(6%)。29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气管、支气管内膜炎症。1例肺功能检查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结论:马赛克灌注征和支气管壁增厚是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相对特征性的HRCT征象,结合患者临床上出现反复持续迁延进展的咳嗽、喘息、活动不耐受等,高度提示该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5.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癌症的首位,且呈逐年明显上升的趋势。肺癌常循淋巴途径转移至肺门、纵隔淋巴结,提高肺癌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是进行临床分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关键,且影响着患者的预后评估。如何提高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水平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儿童粒细胞肉瘤(GS)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例GS患儿的MRI资料,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信号特点、骨质破坏情况及强化特点。结果 4例GS,3例为多发病变,1例单发。1例病灶位于T3~T7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及椎旁、双侧上颌窦及蝶窦窦壁、眶周;1例位于L1~L2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及椎旁;1例位于T2~T4、T10~T11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及椎旁;1例位于T11~T12、L4~S2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及椎旁、左侧眼眶、蝶骨及右侧额窦窦壁;均在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或经椎间孔达椎管外形成椎旁肿块。3例骨髓信号受到弥漫性抑制。所有病灶的T1WI信号均较周围正常肌肉稍高,脂肪抑制T2WI均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均呈轻中度均匀强化。2例椎体骨质破坏,表现为T1WI明显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儿童G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本病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