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组病例男女之比为2.36:1,好发年龄为40~69岁;常发部位为幽门窦部;以溃疡型为多。光镜检查;管状腺癌占48.9%,其余依次为粘液腺癌,未分化癌、乳头状腺癌、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对30例各型胃癌新鲜活体组织进行电镜观察;胃癌细胞具有一般癌细胞超微结构特点。胃乳头状腺癌和管状腺癌管腔面有密集或较密集的微绒毛,胞浆内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粘液细胞型腺癌等癌细胞多呈单个游离状态,细胞间连接极少;肠型上皮癌细胞所含粘液颗粒电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EB病毒在鼻咽癌形态发生学的哪一阶段进入鼻咽上皮细胞。方法 从3212例鼻咽癌活检组织切片中筛选并收集到具有各种癌旁上皮病变的鼻咽癌标本85例,用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癌旁上皮病变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S(EBERS)感染,其中31例具有癌旁鳞状化生病变的鼻咽癌组织进一步用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溶解期产物EA-D(early antigen-diffuse)mRNA。结果 85例鼻咽癌标本共观察到154个癌旁上皮病变病灶:39个柱状上皮单纯增生灶、43个化生鳞状上皮增生灶、41个上皮异型性变(轻度、中度和重度)灶、17个原位癌灶及14个微小浸润癌灶。所有癌旁正常或单纯增生的柱状上皮、化生鳞状上皮均显示EBERs阴性。一部分(11/41,26.83%)癌旁异型性变上皮中的少数细胞表达EBERs,大部分原位癌(12/17,70.59%)及全部微小浸润癌都显示相当数量的EBERs阳性癌细胞。31例可见癌旁鳞状化生上皮病变的鼻咽癌中有10例癌旁上皮角化细胞的细胞核上显示出EA-D mRNA阳性信号。结论 EB病毒可以首先感染异型性变的上皮细胞,然后可能与其他致癌产物协同对鼻咽癌变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从鼻咽癌细胞中释出的EB病毒可以重复感染癌旁鳞状化生上皮内的角化细胞,这种溶解性感染不具有重要的病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LMP1的最佳修复方法。方法 切片常规脱蜡至水,每例切5张切片分为5组,用微波加热、胰蛋白酶消化、高压锅加热、蒸馏水煮修复处理。结果 应用蒸馏水煮的效果最好。结论 对于比较难检测的鼻咽癌组织LMP1抗原,应用蒸馏水煮修复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染色结果。  相似文献   
4.
慢性菱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过去临床和病理方面不很注意、不重视。自从应用纤维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以来,发现慢性胃疾病的高度发病率及其与胃癌之间存在着某种病因发病学的关系,但是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是否就是胃癌的癌前期病变至今仍是恳而未决的问题。有关慢性胃疾病的超微结构研究。国内外报道不多,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种慢性胃疾病的超微结构特点,并试图探讨它们与胃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了60例胃癌标本P53,rasP21及C-met癌基因蛋白,其阳性结果分别为51.7%、40.0%、70.0%;胃癌旁正常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6%、13.3%、16.7%,与肿瘤区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53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细胞核内,P21及C-met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胞浆及/或胞膜,P21在肿瘤区与肿瘤移行区,癌旁正常粘膜区染色强度比较有差异(P<0.05),C-met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P53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即分化越差,其阳性表达越高。  相似文献   
6.
观察66例原发小肠恶性肿瘤的病理组织形态学,并分析临床病理特点,按WHO肿瘤新分类,总结其病理类型,采用SP法,使用6种抗体(Keratin,CEA,S-100,Vimentin,Myoglobin,LCA等)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结果证明:原发小肠恶性肿瘤以小肠癌多见,尤以十二指肠腺癌最常见;恶性淋巴瘤次之,以回肠恶性淋巴瘤常见.  相似文献   
7.
胃癌及肠上皮化生组织中P53、C-myc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C-myc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胃癌、10例肠上皮化生组织和10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53和C-myc基因蛋白.结果:胃癌组的突变P53和C-myc基因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而肠上皮化生组中P53和C-myc的表达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肠上皮化生组的C-myc表达明显低于胃癌组(P>0.01).结论:P53基因发生突变、失活以及C-myc基因激活,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C-myc基因蛋白表达有助于预测胃粘膜癌变.  相似文献   
8.
P53,C-met及C-erbB-2癌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胃癌标本中 P5 3,C- met及 C- erb B- 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分析 ,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6 0例胃癌标本中 P5 3,C- met及 C- erb B- 2的表达及分布。 结果  P5 3,C- met及 C- erb B- 2在胃癌中的表达分别为 5 1.7%、70 .0 %、5 0 .0 %;胃癌旁正常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 1.6 %、16 .7%、8.3%,与肿瘤区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 ,P5 3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细胞核内 ,C- met及 C- erb B- 2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胞浆及 /或胞膜 ,C- met癌旁正常粘膜区与肿瘤区染色强度比较有差异 (P<0 .0 5 ) ,C- erb B- 2在肿瘤移行区与肿瘤区比较有差异 (P<0 .0 5 ) ,P5 3及 C- erb B- 2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结论  P5 3,C- met及 C-erb B- 2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P5 3及 C- erb B- 2在肿瘤分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感染性荨麻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到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所有小儿急性感染性荨麻疹中选取94例患儿,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与分析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的47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7例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的瘙痒、红肿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瘙痒和红肿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和74.47%,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急性感染性荨麻疹患儿实施输液治疗的过程中,对患儿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患儿瘙痒、红肿等荨麻疹相关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进行广泛应用与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某些地区胃癌发病率似有上升的趋势。有关胃癌的超微结构研究国外报道不多,国内有人用透射电镜研究胃癌超微结构的特点,尚未见到用扫描电镜观察的报导。本文对16例各型胃癌在光学显微镜病理检查的基础上,用透射电镜观察胃癌超微结构特点,并选择性地对10例胃癌用扫描电镜作了详细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