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脏肉瘤样癌是由Farrow于1968年首次发现并命名的少见肿瘤,指一种特殊的、具有肉瘤样成分的癌,其来源于上皮组织,但形态上存在上皮与间叶两种分化成分[1]。肾肉瘤样癌比肾癌更具侵袭性且更易发生远处转移,其预后极差,生存期仅为9~19个月[2]。本文旨结合病理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3例肾透明细胞癌伴肉瘤样癌病例的超声造影表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7月—2014年5月于本院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伴肉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分类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50岁以上患病率在40%以上,70岁以上则可高达80%,约为非糖尿病人群的1-2倍。这类患者有明显的代谢紊乱和较严重的靶器官损害,降压药的疗效减低,控制血压的能力受影响,构成一种特殊类型高血压。由于糖尿病、高血压对血管病变的影响,助长了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病变、冠心病、肾硬化和神经病变等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核素骨显像与MRI对脊柱转移瘤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核素骨显像与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经病理证实其原发病灶为恶性肿瘤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行骨显像与MRI检查,以椎体数为单位,比较2种方法对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核素骨显像与MRI诊断脊柱转移瘤的灵敏度分别为96%(46/48)和92%(44/48)(P>0.0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141/149)和91%(135/149)(P>0.05),两者结合使用诊断脊柱转移瘤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达到100%。结论核素骨显像和MRI是有效的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方法,两者结合使用能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对比增强超声来探索肝割裂伤口的位置、范围及图像特征。方法两只巴马小型猪,用手术刀经皮经肝作深20mm,宽10mm的切口。静脉注入超声造影剂(SonoVue)来显示伤口的位置、范围和图像特点。结果经皮经肝形成的割裂口,于裂口的位置用二维声像图(基波和谐波模式)上无法显示伤口的位置和范围。注入造影剂后,肝实质高回声消退后,呈线状强回声的割裂口显示十分清晰,此处的强回声一直持续时间较长。另外,紧贴裂口处的肝包膜下,可见线状强回声。肝实质内造影剂完全消除后,将造影模式转换成灰阶模式,仍见裂口处的强回声条索,并见其后方的弱声影。再反转成彩色血流成像模式,于裂口处彩色血流明显增强。结论由于造影剂的原因,割裂口在对比增强超声图上显示为强回声。因此,对比增强超声能反映肝脏损伤的程度和损伤区的部位、形态和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抗体的靶向超声微泡在原位移植裸鼠肾癌模型中的显像效果。方法建立人肾透明细胞癌原位移植裸鼠模型,制备携VEGFR2抗体的靶向微泡(MBV)及携同型抗体IgG的对照微泡(MBC),每只裸鼠分别注射MBV及MBC(顺序随机,注射时间间隔30min)后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注射两种微泡后10min内肿瘤的增强强度,并对肿瘤组织行VEGFR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超声造影示注射微泡后10s时两种微泡增强强度上升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微泡后1,2,4,6,8,10min时MBV增强强度上升百分比明显高于MBC(P<0.05)。免疫组化显示肾肿瘤血管内皮VEGFR2高表达。结论应用携VEGFR2抗体的靶向微泡与肾癌新生血管内皮靶点特异性结合,能持续增强显像,可作为评价肿瘤新生血管及监测抗血管治疗疗效的重要分子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6.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超声造影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研究:假包膜和囊腔、出血及坏死灶显示率的研究,并与常规超声进行对比研究。方法184例肾细胞癌用常规超声和SonoVue超声造影剂分别显示假包膜和肿块内的囊腔、出血及坏死灶,并进行显示率的对比分析。结果184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常规超声显示出假包膜有63(63/184,34%)个瘤体,而超声造影显示出假包膜有107(107/184,58%)个瘤体(P〈0.05)。184例常规超声显示出瘤体内的囊腔、出血和坏死灶有87(87/184,47%)个,而超声造影显示出为134(134/184,73%,P〈0.05)个瘤体。结论超声造影能更清楚显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假包膜和瘤体内的囊腔、出血和坏死灶,为超声诊断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直径≤3cm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病例超声造影资料。结果 85例小肾癌中,5例囊性肾癌超声造影时可见分隔状强化,80例实性小肾癌中超声造影呈"快进快退"52例,"快进慢出"20例,"慢进快出"4例,"慢进慢出"4例。小肾癌超声造影时多呈富血供表现,其坏死灶和假包膜造影后更易显示。结论超声造影对常规超声诊断有困难或结果不一致的肾脏小占位病变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83岁。前列腺癌电切术后 4个月 ,发现左侧阴囊肿块 3个月余就诊我院。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4ng/ml,睾酮 0 .0 1nmol/ml(正常值 :9.0 1~ 45.75nmol/ml)。使用AcusonSequoia 512型超声仪 ,探头频率 7.5~ 13 .0MHz。超声检查 :右侧睾丸大小 3 4mm× 17mm× 16mm ,左侧睾丸大小 2 9mm× 16mm× 15mm ,双侧睾丸形态规则 ,内部回声分布均匀。于左侧睾丸外下方可见大小 54mm× 3 1mm× 2 9mm的椭圆形混合性回声团块 ,与睾丸分界清楚 ,局部可显示清晰光整的包膜 ,内部可见大小、形态多样的网格状或条索状强回声 ,其间夹杂着低或无回…  相似文献   
9.
人体相关成分的改变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丽艳  傅宁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0):940-940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的摄人造成营养过剩,从而引起各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自2007年5月-2008年5月,我们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人体成分,分析脂肪、蛋白质含量改变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从宏观人体成分改变到对微观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周动脉流速曲线中几个波峰的形成机制.方法 幼年家猪6只,制作束缚肢体及肾上腺素实验模型,观察对应髂外动脉流速曲线波形的演变,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收缩期后最小速度、舒张期峰值速度、舒张期末速度.结果 随下游循环阻力增加,收缩期波形倾向于陡直而尖锐;收缩期后最小速度逐渐减低达到零,而后负向增加;舒张期波幅减低,舒张期末速度逐渐减低达到零.血管收缩力增强时,这些变化更显著.结论 心脏射血形成收缩期主波,收缩期后反向波是下游血管弹性同缩引起血液反流形成的,舒张期正向波是上游血管弹性回缩引起血液短暂加速形成的,外周循环阻力对舒张期波形影响显著,收缩期后反向波的出现反映下游循环阻力明昆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