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初步探讨广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及首诊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30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的91例COVID-19患者,其中男39例、女52例,中位年龄50(33, 62)岁,分析9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HRCT特点。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70例,咳嗽57例,以干咳为主(39例)。首次HRCT有24例COVID-19患者呈阴性表现,67例HRCT有异常病灶,主要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影65例、病灶内合并血管束增粗64例、病灶邻近胸膜增厚50例、间质间隔增厚47例、斑片影42例。所有患者均未见肿大淋巴结。病灶分布:双肺弥漫分布的2例,多发57例,单肺叶出现8例;病灶主要分布于胸膜下46例,肺下叶分布为著39例,上叶为著7例,在肺内无明显分布特征的有13例。结论 广州地区COVID-19早期影像主要表现为多发磨玻璃影,以胸膜下及下肺野多见,多有肺间质间隔的增厚,广州地区COVID- 19轻型及普通型患者比例较高,部分确诊患者首次HRCT呈阴性表现,对于HRCT呈阴性的患者,应及时复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者临床及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的患儿29例,其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11(5,15)岁,分析其临床及HRCT特点。结果(1)CT/X线检查有无肺炎与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无统计学意义。(2)HRCT阳性时肺内病灶表现为局限性磨玻璃影,主要分布于胸膜下,单肺叶、肺段受累为主,所有患者均未见肿大淋巴结及胸腔积液。(3)肺炎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者影像主要表现为局灶性磨玻璃影,以胸膜下分布为主,单肺叶、肺段受累为主,预后良好;儿童感染率及无症状感染者比率较高,且肺炎程度较轻,临床工作中可适当减少对儿童CT检查的次数以减少放射辐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普通型及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半年内的胸部CT表现,探讨其肺内残余病灶的转归情况。方法收集出院后半年内进行随访的139例COVID-19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发病至病灶完全吸收时间等)及影像学资料(肺内病灶累及的范围、分布、CT表现等)。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成普通型组(n=121)及重型组(n=18),采用半定量评分系统评估肺受损程度,并利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重型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普通型组患者;重型组患者双肺病灶累及范围较普通型组患者广泛,且吸收速度较慢,出院后半年内,仅3例(17%)患者肺部病灶完全吸收,而在普通型组患者中该比例高达76%,普通型组患者发病至肺内病灶完全吸收平均(124±58)d,重型组为(159±45)d。肺内残余病灶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及条索影,而实变影、蜂窝影、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未见显示。结论大部分普通型及重型COVID-19患者的肺内残余病灶是可逆的。重型肺炎患者肺内病灶吸收缓慢,随访时间需长达1~2年,而大部分普通型肺炎患者肺内病灶吸收较快,随访时间仅需半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的胸部空洞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经临床及病理学、细菌学证实合并PM感染的AIDS患者,分析其胸部CT的空洞表现特征。结果空洞发生于单侧肺部53例,双肺10例。发生于右肺上叶前段4例、尖段13例、后段5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背段13例、前基底段2例、外基底段3例;左肺上叶尖后段13例、舌段3例;左肺下叶背段12例,外基底段3例、后基底段2例。空洞壁规则40例、不规则34例;厚壁空洞66例、薄壁空洞8例;内壁光整69例、模糊5例;外壁光整6例、模糊68例,所有洞壁均未见钙化;液气平1例。空洞直径≥1cm的10例、直径≤1.0cm有53例。结论艾滋病合并PM感染的CT空洞表现复杂多样,以单发厚壁的小空洞多见,肺段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B.1.617.2变异株感染者临床及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5月21日至6月9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确诊的125例新型冠状病毒B.1.617.2变异株感染者,其中男52例、女73例,年龄1~92岁,中位年龄47岁,分析其临床及HRCT特点。结果:125例患者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021年广州地区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的首次CT表现,为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肺炎的诊治、病情评估及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入组78例患者,男28例(35.9%),女50例(64.1%),年龄2~85岁,其中16岁以下9例(11.5%),17~40岁18例(23.1%),41~60岁30例(38.5%),60岁以上21例(26.9%),合并基础疾病者26例(33.3%);临床分型轻型23例(29.5%),普通型55例(70.5%),初次评估未见重型及危重型病例。入院首次CT检查阴性者23例(29.5%),CT检查发现病灶者55例(70.5%),多分布在胸膜下,病变形态具有多样性,表现为单纯肺内磨玻璃影35例(44.9%),磨玻璃影合并小叶内间隔增厚(铺路石征)20例(25.6%),磨玻璃影合并纤维条索影19例(24.4%),斑片影伴局灶实变12例(15.4%),小叶中心结节伴晕征10例(12.8%),磨玻璃影伴增粗血管影9例(11.5%)。结论广州地区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大多以主动筛查检测核酸确诊并及早得到相应治疗,首次肺部CT表现以分布在胸膜下的磨玻璃影为主,多合并有小叶间隔增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