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一种高功率因数的双开关升压整流器的单周期控制方法。在该整流器中。二极管整流电路和功率因数校正环节结合在一起。减少了导通损耗。具有效率高,结构简单等特点。但是由于升压电感在交流侧,电流和电压检测不是很方便。为此,引进单周期控制技术。它不需要检测交流输入电压。而且对输入电流的检测也相对简单。同时单周期控制电路具有简单可靠、响应快、成本低、易于实现等特点。文中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单周期控制双开关升压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最后在PSpice中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国内外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技术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智能化发展技术及装备发展过程,总结了我国综采智能化经历的4个实践应用阶段,认为:(1)国外从2000年开始着手研究自动化综采关键技术,致力于提高工作面设备的可靠性、健康与安全功能,并取得了显著性的成果,建立了以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为基础的先进的智能化连续开采的新型生产模式。(2)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开采技术发展仍处于领先位置,工作面设备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升,部分单机设备可靠性达到98%以上,为无人化操作工作面奠定了基础,在2050年实现无人化矿山。(3)与国外相比,我国井工煤矿综采开采技术整体上经历了消化吸收国外技术与装备,依据我国煤层赋存条件进行开采技术与装备的创新与实践的发展过程,近10 a来,我国煤矿综采智能化围绕采煤装备智能化及开采工艺智能化取得了快速发展,从跟跑、并跑,实现了领跑。(4)针对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多样、智能化建设基础存在较大差异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科学的智能化工作面分类、分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5)我国智能化开采阶段的发展实践经历了可视化远程干预、工作面自动找直、智能化决策管控、机器人化及透...  相似文献   
3.
Buck变换器V2控制方法改进及Matlab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uck 型变换器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中一种重要的电能变换方法.近年来,随着微处理芯片技术飞速发展,CPU、DSP的运算速度大幅度提高,电源电流与时钟频率也随之提高,对于变换器的要求也急剧提高--特别是瞬态响应.分析、研究了针对buck变换器的对负载变化具有超快速响应的输出电压双环反馈V2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针对其抗干扰能力差,当占空比大于50%时,会产生次谐波振荡的缺点对其进行了改进,并用Matlab对结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红外检测装置的采煤机定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清  魏文艳 《山西机械》2013,(6):157-159
基于红外检测装置识别采煤机位置的原理,设计了一种采煤机定位算法。详细介绍了采煤机定位算法在电液控制系统中的设计流程和程序实现。经模拟平台测试,该算法能够准确、可靠地识别采煤机的运行位置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过程中移架动作存在的丢架、推移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GA)与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控制方法。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控制器为主体的反馈控制,将支架的运动参数输入模型,神经网络控制器计算实际输出与理想输出之间误差,判别是否需要回调控制,并添加遗传算法来优化更新模型的各层阈值和权值,从而得到网络模型的最优解,最终由执行部分来完成输出动作。组合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非线性特性,可以更好的满足非线性环境,利用神经网络的预测值与实际输出的差值来得到拟合曲线。通过对BP神经网络模型、GA模型、GA-BP组合模型的均方误差(MSE)分析,判断出GA-BP组合模型具有更快的训练速度和更高的预测准确率。相比较于单一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GA模型,GA-BP组合模型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液压支架跟机过程中的推移精度,从而更好地适应综采工作面的环境和设备变化。基于对模型稳定性的分析,绘制组合网络的适应度曲线,种群在第5次迭代后趋于收敛,在第5次到第15次迭代的适应度值就已基本达到稳定,在迭代第15次后种群已达到最优参数集且恒定不变。采用上述方案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能够自主感知设备各项运动参数的变化,实现支架自身的静态调整和动态演化,可为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红外线采煤机位置检测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士  魏文艳 《山西机械》2013,(6):143-144,147
通过研究红外线特性及其在煤矿井下的广泛应用,设计了红外线采煤机位置检测装置。详细介绍了红外线采煤机位置检测装置的构成(发射器、接收器)、主要原理以及硬件电路和程序实现。经实际测试,该研究设计能准确、可靠地检测呆煤机位置。  相似文献   
7.
魏文艳 《煤矿机械》2015,36(5):45-47
研究了矿用液压起吊装置电液控制系统,开发了起吊装置控制器软件,能够实现起吊装置的单动控制、自动控制、信息显示等功能,实现了起吊装置自动化控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SAC型电液控制系统控制器应用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在软件开发单元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软件测试方法单一,测试环境简易,软件开发测试覆盖率低,不能有效的复现现场出现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SAC型电液控制系统,围绕提升软件质量展开研究。建立自动化测试平台,阐述该测试平台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控制器状态,利用IMX6自动化测试装置进行软件功能自动化测试,实现应用软件的阀口输出、传感器信号模拟、数据实时采集及显示测试。提出基于功能驱动、数据驱动、边界信息、现场问题四种有效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能够实现应用软件的基础功能、高级功能、安全功能测试,并结合测试用例及现场反馈问题,复现问题,查找原因,从而保障软件的鲁棒性,为进一步实现应用软件自动化测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冲击地压煤层如何实现安全高效智能开采是一项重大的产业技术难题,系统分析了我国冲击地压矿井分布特征、开采现状及冲击地压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冲击地压矿井面临的主要开采难题。从区域地应力监测反演、矿井开拓布局优化、煤柱尺寸优化、井上下联合卸压、置换充填开采、高层位离层注浆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冲击地压矿井全生命周期防控技术发展现状。针对巷道冲击地压防治难题,研发了冲击地压巷道全巷协同智能自适应抗冲击支护技术与装备,利用吸能防冲液压支架实现了正常状态对巷道围岩进行强支护、冲击过程迅速让位吸能的效果,结合支架智能运移装置、支架监测预警系统及全巷协同自适应抗冲击支护智能设计方法,构建了冲击地压巷道智能化吸能支护防控体系。分析了采煤工作面智能开采系统防冲原理,提出通过对围岩采动应力、覆岩断裂结构等进行监测分析,基于三维地质模型、大数据算法等对冲击地压发生位置、概率进行预测预警,并通过智能开采系统对液压支架的支护姿态与支护力、采煤机割煤速度等进行智能联动控制,实现采煤工作面智能开采与冲击地压智能防治。从采场应力与覆岩结构智能监测、冲击地压灾害数据库构建、冲击地压灾害分类预测预警等方面,分析了冲击地压智能防...  相似文献   
10.
重点介绍了基于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主要功能及与跟机自动化技术密切相关的关键元部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滚筒采煤机综采工作面跟机自动化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详细阐述了综采工作面跟机自动化技术的分类和全过程跟机自动化的循环周期阶段,重点分析了双向跟机自动割煤工艺的方法,包括工作面中间段的割煤工艺及工作面端头三角区的割煤工艺方法;并对实际作业调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了下一步跟机自动化的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