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南美奥连特盆地塔区块油藏属于受走滑扭动构造控制的小型低幅、强边、底水油藏类型,由于油质重,水相渗透率高,开发初始产量高、底水锥进快、稳产周期短.通过数值模拟和22口水平井的生产实践研究,利用地层高产液指数的优势,进行二次提液,力求在底水锥进的临界生产压差以下调谐工作制度,尽力保持原始地层压力系统的平衡,从而控制底水锥进,以实现高产目标.应用该技术后,已有3口新完钻水平井获得单井增产30%以上的良好效果.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低幅度、强底水、高含水油藏后期开发探索出了一条高产、稳油控水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PeriScope随钻成像测井技术在水平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riScope随钻成像测井仪是近年来在水平井随钻实时应用中非常成功的成像测井仪器,对水平井、复杂油气藏及薄层储层开发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该技术在南美奥连特盆地K高含水油田利用水平井开发剩余油实践中,通过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结合随钻测井技术,成功完成16口水平井钻井,在油田开发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通过K11H水平井的实际钻探介绍了该仪器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PeriScope随钻成像测井技术在水平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riScope随钻成像测井仪是近年来在水平井随钻实时应用中非常成功的成像测井仪器,对水平井、复杂油气藏及薄层储层开发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该技术在南美奥连特盆地K高含水油田利用水平井开发剩余油实践中,通过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结合随钻测井技术,成功的完成16口水平井钻井,在油田开发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通过K-11H水平井的实际钻探介绍了该仪器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中部T区块主力油田以低幅度构造为主,终过20年开发油田含水高达90%.通过油藏地质综合研究、开发动态跟踪分析和精细油藏数模研究,确定剩余油纵向主要分布在油层顶部,平面主要分布存井网稀疏区和局部构造高部位;利用水平井、加密斜井等开发技术,存剩余油开发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水平井开发技术之所以在T块低幅度构造、高含水剩余油分布区具有非常显著的开发效果,是因为选择构造高部位,控制水平井片段轨迹尽量靠近油层顶部,远离油水界面以及采取合理采液强度等这些保证开发剩余油效果的关键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注水提高非均质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由于非均质地层中不同渗流特性介质的压力传导速度不同,不定期地改变注水井的注入量可在储层中高渗透层和低渗透层之间产生不稳定的压力差,压力差产生油水交渗流动,弹性力使油被置换出来,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现场生产实践表明,在达到相同的采出程度时,常规注水的含水率高于不稳定注水的含水率;不稳定注水的最终采收率明显高于常规注水的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白垩系Napo组UT层内部的海绿石矿物铁元素含量较高,常规密度曲线评价孔隙度和应用阿奇公式计算储层含油饱和度等方法难以有效评价该套含海绿石砂岩低阻油层的含油性,导致长期以来该套储层含油性无法被正确认识。以岩芯分析所得海绿石含量为标定基础,通过多种测井曲线交汇对比,提出以密度和中子孔隙度曲线拟合计算海绿石含量的方法。应用计算所得海绿石含量拟合砂岩储层混合骨架密度,计算获得可靠的储层孔隙度。在此基础之上,可应用阿奇公式计算出该储层的准确含油饱和度。本方法应用于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M油田的老井挖潜中,完成了20口井测井解释复查,发现9口井具有生产潜力,实施换层作业后全部获得成功,印证了该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地震相干体技术是一种利用传统三维地震数据通过检测地震波同相轴的不连续性来识别断层、裂缝和沉积环境的地震解释方法。该方法在结合成像测井、岩心、钻井等资料后,对K油田的碳酸盐岩裂缝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和预测。结果表明,不同强度和密度的断层及裂缝在相干体切片上具有明显的区别,同时清楚反映了裂缝的主要分布区带与断层的关系。这一结果可以非常有效地指导油田后期开发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8.
高含水低幅度构造油田水平井高效开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F油田的储层特征,通过测井-地震结合储层属性反演和频谱成像技术对K层顶部煤层和主砂体的空间展部进行详细研究和表征,采用随钻成像测井技术进行实时水平井钻井检测,从而保证水平井段的最优化.2 a来在F油田成功完钻16口水平井,均获得成功开发.该技术对于利用水平井高效开发薄层及复杂油气田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Oriente盆地D-F油田M1-SS层发育的泥岩墙为研究对象,利用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精细刻画泥岩墙在平面和垂向上的分布特征,从沉积环境和差异压实作用两个方面探讨了泥岩墙形成的控制因素,并分析了泥岩墙对油田油藏分布的影响。两条泥岩墙均为北西-南东向延伸,在测井和地震上分别表现为较高的泥质含量和弱振幅反射。研究认为,泥岩墙对应潮控河口湾环境的混合坪相带,与周围砂坪、砂坝环境相比泥质含量高,因此在M1-SS经历压实作用时,会发生差异压实作用,造成M1-SS层厚度在混合坪相带变薄,甚至在泥岩墙边缘出现微小断裂。另外,泥岩墙的存在影响了储层的非均质性,使M1-SS层的砂体连续性变差,对油气横向运移起到了隔挡作用,将油源断层东侧的油藏分隔成了5个油藏。  相似文献   
10.
苏丹P油田出砂规律与防砂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丹P油田的Y-S组是该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组,埋深1300 m左右,储层胶结疏松,成岩性差,属于高孔、高渗储层,生产过程中易于出砂,对油井正常生产造成负面影响,降低海外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油井高产与出砂的矛盾,应用声波时差法、孔隙度法、组合模量法、斯伦贝谢比法、出砂指数法、储层岩石坚固程度与力学稳定性分析等出砂预测方法对油田的主力产层进行了出砂预测,建立适用的出砂判识模式,指出油田出砂敏感区域并总结出砂规律,凡处于断层(尤其是大断层)附近和构造顶部的井,都应引起重点关注。同时利用油田含水、生产压差及地层压力变化等生产动态参数预测油井的防砂时机,对现场生产具有预报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