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数理化   1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弛豫时间的测定和二维谱实验中,由化学交换所导致的具有极短横向弛豫时间的信号对实验有干扰.用CPMG序列可以将宽包信号滤去,从而有效地选择性检测到窄峰信号.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二种具有新奇结构的[NaXY]2WnMo6-nO19(Ⅰ.X=DB18C6,Y=CH3OH,n=4;Ⅱ.X=DB24C8,n=1)冠醚钼钨杂多酸超分子配合物进行了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测定,判定了谱图的归属并考察了结构与谱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水声设备的实际应用,研究了波束域高分辨方位估计的MUSIC方法。首先分析了波束形成方法获得处理增益的原理,揭示了波束域高分辨方法具有较低分辨门限的机理;给出了波束域高分辨MUSIC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比较了波束域和阵元域高分辨MUSIC法的统计性能,显示了波束域高分辨方法的优越性;进行了消声水池实验,结果表明波束域高分辨MUSIC法分辨力高,对阵列误差具有较大的宽容性。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金属催化剂的性能,不仅与金属离子的种类有关,而且与高分子配体的结构有关。作者在以SiO_2负载的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苯胺氨解产物——钯单金属高分子催化剂(P—C_6H_5NH·Pd) 中引入少量的第一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双金属高分子金属催化剂(P-C_6H_5NH·Pd·M)。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第一过渡金属离子的引入,使单金属高分子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改善。而且发现,第一过渡金属离子的助催化作用与它的晶体场稳定化能(Crystal Field Stablization Energy,CFSE)有关。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中的离子状态与导电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得到了一种新颖的聚氨酯和丙烯酸酯复合梳形交联聚合物 (Combcross linkedpolymer) ,并以此聚合物为基体加入不同含量的高氯酸锂盐制得一系列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其室温电导率可以达到 3 4× 10 - 5S·cm- 1 .通过Raman、DSC、SEM及电性能等研究了电解质中的盐浓度与离子存在状态及离子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中离子对的比例和电导率都迅速增加 ,说明离子对 (由多个醚氧原子、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 )对体系导电起着积极的作用 .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铝(Ⅲ)-氯磺酚S络合物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5.0)中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有关机理,提出了痕量铝的测定方法。线性范围5~500ng/ml,检出限3.0ng/ml。用于铜合金中铝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方强  陈家璧  谭玉山 《光子学报》1990,19(3):251-257
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维变形分离测量技术——单参考束型全息-散斑干涉术,给出了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赵家龙  丁祖昌 《发光学报》1993,14(4):349-354
本文测量了GaP纯绿发光二极管在室温和液氮温度下的近红外发光光谱,观测到许多重叠的宽带发光.按高斯线型对光谱进行拟合,将其分解为6个发光谱峰,讨论了这些深能级发光的来源和它们对GaP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NMR的方法研究了新型稀土配合物:钕、铽(Ⅲ)硝酸盐与N,N-二亚水杨基乙二胺双席夫碱、二甲亚砜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并利用二维质子NOE谱和异核多量子相关谱完全归属了它们的质子和13C信号.  相似文献   
10.
高瑛  高鸿楷 《光学学报》1995,15(4):68-472
通过对用MOCVD(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Si衬底上生长的GaAs外延薄膜,用不同激发强度下的近红外光致发光研究了液氮温度下峰值能量为1.13eV和1.04eV两个带谱的发光特性,表明这两个带均属于施主-受主对复合发光。由于发光带中存在着电子-声子耦合,所以应在施主-受主对复合发光能量表示式中计及Frank-Condon位移,从而对复合发光能量表示式进行修正。通过对复合发光带能量随激发强度变化的实验曲线和理论表达式的拟合,确定了峰值为1.13eV与1.04eV这两个发光带深施主-受主对的束缚能之和分别为0.300eV和0.401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