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数理化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液界面吸附活化能的测定及其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固液界面吸附动力学机理的研究对深入了解吸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艾宏韬曾提出吸附动力学的基本公式,但对活化能的研究未予重视.陈松等虽测定了水合氧化钛在海水中吸附铀的活化能,但均假设吸附反应仅是单向进行.本文从质量作用定律出发,对正反两方向的反应速率及吸附剂、吸附质的有关参数均予以考虑,导出了分别适用于速率较小或较大两种情况下活化能的实验测定方法,并分别以水合氧化钛在海水中吸附铀及水合氧化铁吸附铅、铜的动力学实验结果为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硝基苯在离子液体BMimBF4-H2O中的电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了离子液体BMimBF4-H2O 中硝基苯在微铂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 实验表明, 在BMimBF4中, 随着硝基苯和水的浓度变化, 循环伏安曲线的峰电位和峰电流呈现复杂的变化规律; 硝基苯在铂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为双分子8 电子3 步骤电化学过程, 第一步反应为准可逆单分子单电子转移步骤, 产生阴离子自由基, 第二步为2 电子转移步骤, 并伴有随后的双分子不可逆自由基偶合化学反应, 主要产物为氧化偶氮苯, 第三步是2 电子转移产生偶氮苯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硝基甲烷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的电还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 以铂微盘电极为工作电极, 研究了硝基甲烷在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中的电化学行为, 并探讨了温度和扫描速率等因素对硝基甲烷电化学特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硝基甲烷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的还原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 估算了不同温度下硝基甲烷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的扩散系数D, 进而求得它的扩散活化能Ea约为39.5 kJ·mol-1.  相似文献   
4.
西藏羊八井位于东经90.53°, 北纬30.11°, 海拔4310m, 垂直地磁截止刚度14.1GV. 2005年1月20日羊八井太阳中子望远镜和中子监测器探测到与X7.1/2b太阳耀斑相关的GLE事件, 其中太阳中子望远镜能量>40MeV的能道在5min(07:00—07:05UT)和20min(07:00—07:20UT)的时间间隔内计数率增长的统计显著性分别是3.7σ和6.0σ, 同时羊八井中子监测器也探测到计数率的增长,初始时间为06:51—06:52UT. 观测表明在这次GLE事件中太阳质子可被加速到能量大于10GeV.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的混凝土徐变力学行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是影响混凝土徐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通常为了计算的简便往往忽略了水分的影响,造成计算结果有很大的误差.文章根据混合物理论结合罚参数法、Galerkin加权残值法以及徐变应力分析的隐式解法,推导得到了混凝土徐变两相多孔介质模型.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给出了求解算法并编制了有限元程序.计算和试验比较分析表明,该理论和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遵循徐变相关性质,说明了该理论和计算模型的合理性.最后,指出了模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廉价的工业级正硅酸乙酯为原料,经过酸碱两步催化制备二氧化硅凝胶,以三甲基氯硅烷/六甲基二硅氧烷混合液对凝胶进行直接表面改性,常压干燥下得到高比表面积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用SEM、IR、N2吸脱附、TG-DTA、接触角的测定等分析方法对二氧化硅化学成分、结构形貌、比表面积、热稳定性和疏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改...  相似文献   
7.
 采用Lee-Tarver点火增长模型对单钨珠撞击带壳B炸药的过程进行了计算,所得到的不同尺寸钨珠引爆炸药的阈值速度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数值模拟了双钨珠同时撞击带壳B炸药的过程,计算了破片引爆炸药的阈值速度,分析了炸药的点火增长过程。结果表明:双破片同时撞击炸药时,引爆阈值速度随着破片间距的增大呈抛物线规律增大;当破片间距较大且撞击速度略高于阈值速度、双破片同时撞击时,炸药内部爆轰波的初始形态随破片速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风冷螺杆机组冬季风侧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存在分液不均问题,换热器集气管温度波动,影响制热量。通过实验测试找出原因:翅片换热器上下进风量不均;通过换热器各路铜管的制冷剂质量流量不均。调整换热器管路布置;计算调整混合室的内径获得雾状流。通过性能更好的分液器和适当的换热器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分液效果,提高了机组制热量。  相似文献   
9.
应用紫外光谱研究了离子液体和硝基苯的相互作用, 硝基苯的紫外光谱受离子液体的影响, 硝基的吸收峰红移, 末端吸收消失.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硝基苯电还原过程中第2个电子转移的传递系数(α)随外界条件变化所呈现复杂的变化规律. 硝基苯和水的介电性质、硝基苯和水与离子液体的相互作用对α产生复杂影响. 硝基苯浓度增加使α减小, 离子液体的咪唑侧链增长也使α减小. 相同硝基苯浓度时, 水的浓度较低时, α随水的浓度增加变小; 水的浓度较高时, α随水的浓度增加稍微变大. 温度升高α值增大.  相似文献   
10.
陈松  孙泉华 《力学学报》2014,46(1):20-27
针对大气层内高超声速飞行时的化学非平衡现象,建立了沿驻点线流动的空气中氧离解度的计算模型. 模型假设氮气在氧气未充分离解时不发生离解,并且不涉及边界层内的复合反应. 理论计算发现,空气中氧的离解度随飞行高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非单调变化规律,其原因是由于化学反应平衡移动与非平衡效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一结论得到了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同时也解释了文献中当飞行高度较高时真实气体效应减弱的现象. 基于驻点线的近似理论模型,计算得到了轴对称钝头体绕流流场中的最大氧离解度及边界层外缘温度随飞行速度和高度变化的等值线图谱,相关结果可以为工程设计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