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1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几年来上海高考数学命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通过从命题的理念、试卷的框架结构、构思布局和试题设计等各个方面的探索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从实践和理论上对高考数学命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初步形成了上海高考数学命题新的格局 .1 命题的理念发生深刻的变化 ,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要通过课程教材改革、评价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在对能力立意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 ,上海高考数学命题组经过近年来的实践 ,在命题理念、框架结构、命题构思等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 ,并丰富和充实了两年前提出的关于高考数学命题能力立意的理论[1 ] .1 何谓能力立意“能力立意”一词自 1 999年教育部关于高考内容改革文件下达以来 ,被教育界广为使用 .就考试评价领域而言 ,能力立意是指在命题理念上要体现从学力上测试评价学生 ;在试卷框架结构上要突出较全面的能力因素、多元化的能力层次结构和合理的难度分布 ;在命题构思上要坚持考查用数学基本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以此强化…  相似文献   
4.
丁尔升先生对数学观念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数学观念系统是相对于数学知识系统而言的一种为数学系统建立合理性标准、价值标准,决定内容的构建原则、组织形式和推理方式,提供研究规划的基础并直接影响着数学中的发现、发明与创新法则形成的共同预设或元知识层次.“[1]对此,曹才翰先生作了较权威的诠释:数学观念与数学基本思想、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数学知识的背景下,数学基本思想在活动中经过积淀、凝结而成为数学观念.观念是思想的综合、概括和内化.思想受具体问题情景的启发而有易变性和活跃性,观念往往脱离具体情景而比思想更稳定、内在.数学观念在思维的全过程中都要发挥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思维的意识、控制(出发点、指向、依据).……数学教学中,追求数学观念的教育,实际上是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内涵的理解,这正是数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关键所在.[2]……  相似文献   
5.
6.
7.
丁尔升先生对数学观念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数学观念系统是相对于数学知识系统而言的一种为数学系统建立合理性标准、价值标准,决定内容的构建原则、组织形式和推理方式,提供研究规划的基础并直接影响着数学中的发现、发明与创新法则形成的共同预设或元知识  相似文献   
8.
陈嘉驹 《上海中学数学》2005,(3):F002-F002,1-2
根据上海市政府关于“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在设计数学卷考试蓝图和实施命题中,命题组始终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由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研究性学力组成的新学力观”作为评价的基本理念,努力体现上海基础教育对学生数学素养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积极成效,以良好的考试评价导向为素质教育当好铺路石. 为此,命题从以下几方面实现上述指导思想.一、考查“双基”,要强调基本、规范、常用一份合格的高考试卷,从内容效度上必须体现能力、方法和知识的相互渗透,基础和深度…  相似文献   
9.
以“能力立意”的试题来测量与选拔具有潜在能力的学生,不仅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命题理念,也体现了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教育、实现正确教学原则的需要.那么,高考命题怎样实现能力立意?又如何体现能力立意的作用?通过哪些途径实现能力立意?这些问题的实质是能力立意的质量观、价值观和实践观.一、能力立意的质量观如果将“能力立意”理解为在高考命题中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题型、增加了若干新的能力考查要求等等,即仅仅是内容上的调整,那么,围绕这些新题型和新的能力考查点又将有一批“复习资料”面世,这只能是重蹈新的“题海”和…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上海市政府关于“以德育为核心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 ,在设计数学卷考试蓝图和实施命题中 ,命题组始终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由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研究性学力组成的新学力观”作为评价的基本理念 ,努力体现上海基础教育对学生数学素养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积极成效 ,以良好的考试评价导向为素质教育当好铺路石。为此 ,命题从以下几方面实现上述指导思想。一、考查“双基” ,要强调基本、规范、常用一份合格的高考试卷 ,从内容效度上必须体现能力、方法和知识的相互渗透 ,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