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1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切口尖端附近区域位移场渐近展开,提出了分析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板切口奇异性的新方法.将位移场的渐近展开式的典型项代入弹性板的基本方程,得到关于正交各向异性板切口奇异性指数的一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特征值问题;再采用变量代换法,将非线性特征问题转化为线性特征问题,用插值矩阵法求解获得的正交各向异性板切口若干阶应力奇异性指数和相应特征函数.该法可由相应的特征角函数对板切口的平面应力和反平面奇异特征值加以区分,并将计算结果与现有结果对照,表明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局部组成模型理论,建立了不同温度下Na //CI-,SO42- -H2O体系的热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此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进行了预测,并与实验数据对比,研究了模型对于此体系多温情况的适用性.由局部组成理论中的两离子相互作用能量参数以及不同温度下体系溶解度实验数据,通过Mattab优化函数,获得不同温度下各盐的活度积和两离子混合作用参数,并利用 Matlab非线性方程求解函数,预测了体系在0~150.C范围内的液固平衡数据,与实验数据及Pizter模型汁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局部组成模型的多温适用性良好,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针对功能梯度材料矩形板问题,基于三维弹性理论,将位移和应力分量作为基本变量,通过双三角级数将其控制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组的边值问题。采用插值矩阵法直接对常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进行求解,得到了功能梯度材料矩形板三维位移、应力场的半解析解。通过算例给出了材料参数按指数形式和幂函数形式变化情况下的功能梯度板的弯曲问题。对比有限元法和状态空间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状态空间与插值矩阵法相结合的半解析法能有效地分析材料参数按任意形式连续变化的功能梯度矩形板问题,且具有良好的精度,精度可达10-4量级,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实施便捷、计算量小等优点,根据其力学场分析结果可设计出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功能梯度材料。  相似文献   
4.
对TEAMS和eXpress两款主流测试性建模与分析软件所采用的测试性框图模型——多信号模型和混合诊断模型,从产品结构单元表示、端口表示、功能(信号)表示、故障模式表示、测试表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比较研究,并对二者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两者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性框图模型改进方案——端信号模型。通过将组元端口所通过信息流直接视作信号、引入结点、扩充信号映射定义、允许定义多值测试等多种设置,端信号模型方案能够支持基于电路网表创建模型和更为精确化的故障-测试关联性描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部积分变换将热弹性力学应力边界积分方程中的超奇异积分转化为强奇异积分,然后与另一个强奇异积分求和,得到仅含几乎强奇异的热应力自然边界积分方程.再对其中的几乎强奇异积分施以正则化,消除了热弹性力学边界元法中的几乎奇异积分,可以准确计算出热弹性力学问题中近边界内点的热应力.算例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数据包络分析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选型方法.以系统的实施复杂性、预计实施成本、功能匹配度和系统供应商的企业形象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运用模糊集相关理论争方法对系统选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刻画和描述,对候选系统的相对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解决了系统选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并通过实证研究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于压电材料元器件,往往由于裂纹/切口而导致结构存在应力奇异性和电奇异性的现象。本文主要研究压电材料在力电耦合情形下的三维柱向V形切口问题。针对压电材料,结合Maxwell方程和Williams渐近展开式,推导并建立了三维柱向V形切口在力电耦合情形下的特征微分方程组,并采用插值矩阵法获得了其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奇性指数,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本文方法也适用于裂纹尖端的奇异性分析,且具有程序操作方便,前处理工作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论文提出了用插值矩阵法计算幂硬化塑性材料反平面V形切口和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奇异性.首先在切口和裂纹尖端区域采用自尖端径向度量的渐近位移场假设,将其代入塑性全量理论的基本微分方程后,推导出包含应力奇异性特征指数和特征角函数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特征值问题.然后采用插值矩阵法迭代求解导出的控制方程,得到一般的塑性材料反平面V形切口和裂纹的前若干阶应力奇异阶和相应的特征角函数,该法的重要优点是以上求解的特征角函数和它们各阶导函数具有同阶精度,并且一次性地求出前若干阶特征对.同时,插值矩阵法计算量小,易于和其他方法联合使用,这些优点在后续求解尖端区域完全应力场非常优越.论文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现有结果对照,发现吻合良好,表明了论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切口尖端附近区域位移场的渐近展开,提出了分析复合材料板中与界面相交的切口应力奇异性的新方法。将位移场渐近展开式的典型项代入弹性板的基本方程,得到关于复合材料板中与界面相交的切口应力奇异性指数的一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特征值;采用变量代换法,将非线性特征问题转化为线性特征问题,并用插值矩阵法求解获得了各向异性结合材料中与界面以任意角相交的裂纹尖端的应力奇异性指数随裂纹角的变化规律;最后将计算结果与现有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异质二聚体反应中心的电荷转移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智勇  王亚峰  张汉壮  王海宇 《发光学报》2012,33(11):1177-1180
在低温的状态下,类球红细菌内天然叶绿素的反应中心发生的电荷分离对激发波长有较弱的依赖性,而这种依赖可能来源于分子内电荷转移态。我们采用表现出更多的电荷转移态性质的突变叶绿素为反应中心,对这种电荷分离过程中的激发波长依赖和温度依赖的性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发现:突变的异质二聚体存在的两种激发态(定域的激发态与分子内电荷转移态)是相互强耦合的,在突变的分子异质二聚体中形成的电荷转移态并不是电荷分离的有效途径。随着温度的降低,异质二聚体的活性降低,从而电荷分离产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