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大规模生长定向排列多壁碳纳米管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大规模生产定向排列多壁碳纳米管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工艺参数,可以大幅度提高定向排列多壁碳纳米管的产率,使其达到用载体催化剂制造碳纳米管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曹东 《物理通报》2012,(8):38-41
以新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3种不同的课型为例,阐述了不同课型中设计问题驱动的原则和具体操作程序以及笔者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一个含Cu(Ⅱ)离子和氮氧自由基自旋支链的新颖杂自旋-维链状化合物{[Cu(tcph)(H20)4][cu(tcph)(NIT3Py)2]·2H2O}n(1)(tcph=四氯令K苯二甲酸,NIT3Py=2.(3’-吡啶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3-氧化-1-氧基自由基).对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是一个由四氯邻苯二甲酸连接Cu(Ⅱ)离子构成的一维链状化合物,其中自由基作为自旋支链与水分子分别交替与链上的Cu(Ⅱ)离子进行配位.磁性研究中我们采用了计入自旋态布居的一维链近似模型对其磁性数据进行了合理的拟合,得到以下耦合参数:Jcu2-Rad=22.4cm^-1和J′cul-cu2=-2.4cm^-1,表明分子内Cu2与NIT3Py自由基问存在铁磁相互作用,而由四氯邻苯二甲酸连接的Cu1和Cu2间存在反铁磁作用.  相似文献   
4.
旋转调制式惯导系统中,转位运动受载体运动的影响,误差调制效果受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载体姿态角解耦的隔离载体运动算法。首先建立载体运动姿态角与旋转机构之间的数学关系,然后设计了隔离载体运动的力矩信号施加量的实时解耦算法,最终推导了隔离载体运动力矩信号的公式,完成了载体运动隔离算法的设计。数字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算法,可以降低载体运动对误差调制规律的影响。跑车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隔离载体运动算法的应用,转向对系统定位误差影响由不隔离载体运动时约0.5 nm降低到了基本为0 nm。  相似文献   
5.
下层存在多追随者的分层次线性诱导决策问题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东 《运筹学学报》1999,3(3):25-34
本文讨论上层决策给定的条件下,下层存在多追随者的多目标分层次诱 导决策问题.在线性情况下,此类问题的最优解可在有界多面体区域的某个端点实 现;应用罚函数理论,原决策问题转换为一个在有界多面体区域求连续凸函数最大值 的最优化问题.建议采用的计算方法较为简单,容易实现,而且能够保证求出问题的 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6.
分散剂对用CVD法生产的阵列式碳纳米管的分散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加入十二烷磺基酸钠(C12H25SO3Na)分散剂能有效的促使碳纳米管的分散,避免大规模团聚。分散剂的浓度对分散性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O.4g/L浓度的分散剂能使得分散效果最佳,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不利于碳纳米管分散。  相似文献   
7.
飞行控制计算机是飞行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型无人机的安全可靠性,采用了软、硬件结合的三余度管理技术。首先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设计了系统三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架构,包括串口、开关量、模拟量、CAN和FlexRay总线以及外扩SRAM等硬件资源;然后设计余度管理策略,该部分提出了软件表决和硬件仲裁两级余度管理思想;此外,为克服传统CAN总线负载量和通信速率等方面的不足,引入了FlexRay总线通信技术,并详细分析了总线通信数据流,设计了基于FlexRay的总线通信机制;最后进行半物理仿真实验,验证FlexRay总线通信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合理可行。设计的三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硬件集成性高且易扩展升级,FlexRay总线通信功能也满足设计需求,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把传感器编入教材,给中学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时代气息.物理教学由概念辨析到实际应用,由抽象模型到元器件,由繁难运算到设计操作,学生第一次感到物理有用,物理神奇,物理好学.在“传感器”一章的教学中要达到以上教学效果就要做好实验.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把传感器编入教材,给中学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时代气息.物理教学由概念辨析到实际应用,由抽象模型到元器件,由繁难运算到设计操作,学生第一次感到物理有用,物理神奇,物理好学.在"传感器"一章的教学中要达到以上教学效果就要做好实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