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数理化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二氯甲烷在担载型三氧化铬催化剂上的催化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二氯甲烷在不同的担载型CrO_3催化剂上的催化降解.实验揭示:碳纤维的单丝直径粗细,吸附能力,ZSM-5沸石中晶格外铝的含量以及Al_2O_3的形貌与物相等均明显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文中对不同的载体作了比较,还对活性组分CrO_3的铬的价态,用氢气还原与空气灼烧两种预处理对催化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循环伏安(CV)法和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 研究了非水体系中反应物异黄樟油和目标产物胡椒醛在粗糙铂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 发现胡椒醛在电位≥1.50 V时将进一步氧化, 而且从分子水平证实, 在胡椒醛的氧化电位(≥1.50 V) 下, 波长为632.8 nm的激光对胡椒醛的氧化有助催化作用. 由异黄樟油直接电氧化合成胡椒醛的电位(E)应控制在1.20 V相似文献   
3.
两种仿银合金经x射线能谱分析其组分均为银锡合金,经半定量计算,两种合金的银,锡相对比均为28.6:71.4。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合金(1)的组织为先凝固的固溶体∑相和(∑ Sn)共晶体的铸态组织。合金(2)的金相组织为加工态组织。  相似文献   
4.
关于BL-代数的模糊滤子与模糊理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BL-代数中引入模糊超滤子和模糊固执滤子的概念,证明了如下条件对于BL-代数的非常数模糊滤子f来说是等价的:(1)f是布尔的和素的,(2)f是蕴涵的和素的,(3)f是超的,(4)f是固执的。应用模糊正蕴涵滤子给出G-代数的若干特征性质。提出BL-代数模糊理想的概念,给出一些重要例子,并通过例子说明在BL-代数中模糊理想一般不能由模糊滤子导出。同时,从模糊理想出发构造了商BL-代数,并建立了相应的同态基本定理。最后,研究了BL-代数的几类模糊理想及其相互关系,给出模糊布尔理想、模糊素理想、模糊超理想的特征性质。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位拉曼光谱技术研究方波电位循环氧化还原 (ORC)过程中产生的铂氧化物的还原过程 ,其中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消失的电位在 0 2V左右 ,晶格氧化物和氧化铂则分别消失在 0V和 -0 2 5V左右。我们还初步探讨了不同还原电位下形成的铂电极表面纳米微粒对甲醇电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引进BCI-代数的弱关联理想的概念,并用以刻划弱关联BCI-代数,从而推广了文[3]中的的一上结结论。  相似文献   
7.
重新证明文[10]中几个重要结论并修正文[10]中的定理1(11)和定理2.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重新证明过的结论及修正过的定理可以按照文[10]中引理3,定理4,定理6,定理7,定理10的证明过程原样证明文[10]中的相应结果.因而在文[10]中,除性质11是结合BZ一代数的等价性质(见文[15]),定理1(11)及定理2需要进行修正外,其余结论及证明过程均成立.  相似文献   
8.
若有限群G的每个极小子群及4阶循环子群在G中正规,则称G为PN~*-群.本文给出了有限群的每个真子群都是PN~*-群但其本身不是PN~*-群的完全分类.  相似文献   
9.
多重边融合复杂动态网络的自适应同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网络拆分的思想对多重边融合复杂动态网络局部和全局的自适应同步进行了研究.通过给出严格的数学定义及假设,运用Lyapunov稳定理论得出了网络局部和全局的同步准则,给出了更为简单的网络同步的控制器.最后以Lorenz 系统为例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多重边融合复杂动态网络 自适应同步 网络拆分 时滞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代数》(和《线性代数》)的教学中,Cramer法则被安排在“行列式”一章,但其证明方法却很初等,没有充分体现行列式的运算技巧.我们在教学中对Cramer法则的证明做了改进,通过构造n+1阶行列式巧妙地推证出结果,很受学生欢迎.曾见1988年《数学通报》12期发表有该思路的证明方法,故这里称为“又一种证法”.克莱姆法则:如果方程组∑nj=1aijxj=bi,i=1,2,…,n的系数行列式D=|aij|≠0,则方程组有唯一解xj=DjD(j=1,2,…,n).其中,Dj是将D中第j列元素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