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6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认为一九八六年高考理工科数学试题是一份成功的试题。 这份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课本,重视基础。 试题的第三题直接选自课本,其他题目多是课本上有关知识的有机结合。课本上的重点,如函数、二次曲线等,也是试题的重点;课本上笔墨不多之处,如递推关系,试题中的要求也恰如其份。看得出来,整份试题,突出课本的用意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能力培养问题的讨论联系到实际时,常与高考有关。一种观点认为高考是一次选拔,它不同于毕业考试,难度要高一些,才可以拉开得分的档次,以利选拔合格的高校新生。因此,没有能力不行,必须在扎实“双基”时,加强能力培  相似文献   
3.
一、从一次齐次递推式求通项的特征根法对于递推式 α_0a_n α_1a_(n 1) … α_ka(n k)=0。(α_k≠0)(1)叫做k阶一次齐次递推关系式。其通项的求法可用特征根法:  相似文献   
4.
前言1988年举行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有如下一题:有甲、乙两队进行围棋擂台赛,各有队员七名(事先编定出场顺序).两队各出一名队员,败者被淘汰,胜者继续和另一方下一名出场队员比赛.直到有一方全被淘汰,则该方为败,这个全过程称为一个比赛过程.问有多少种这  相似文献   
5.
谈谈制订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背景与思路孔令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世纪的中国,必然是百业齐飞,一派新气象,数学教育也将建立在新的经济基础之上.首先,观念要赶上时代,这里摘录一些著名专家、教授的论点.就数学而言:数学已发展成三大分支:基础数学,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6.
下面发表的清华附中孔令颐老师、浙江宁海中学杨象富老师的文章,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即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数学能力。这两篇文章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如培养能力首先要从考试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善于抓住存在于学生中的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密切与正课内容结合等等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至于培养方式除采用写小论文的方式外还可有其它方式。文章还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只要我们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能力,那么学生必然会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相反若教学摆脱不了考试的束缚,实践证明,必将作茧自缚。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能力问题已提出数年了,但到底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哪些能力?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传统的提法有哪些不合适等问题都还没有彻底解决,而这又关系到教学的科学化,进而关系到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大问题,本刊热切希望读者就此多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