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9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7月24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5)》在上海发布。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全球十大国际航运中心中,亚洲占位五席,分别是新加坡、香港、上海、迪拜、釜山。中国的上海位列第六。除此之外,中国的青岛、宁波-舟山、天津、广州、大连、深圳、厦门也跻身国际航运中心行列。国际航运正在准备迎接越来越多的中国力量。随着航运中心发展方式不断转型升级,航运服务逐步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成  相似文献   
2.
弩蓄力越大,射程越远,压力越大,冲击力越强,定位精准,方向明确。劲弩与沙田海事精神糅合在了一起,即为当下的“劲弩文化”。 沙田海事处通过对“弩的形成、弩的力量、弩的坚韧、弩的矢志、弩的承诺、弩的磨砺”六个方面的解读,塑造了具有沙田海事特色的“劲弩”文化品牌。核心价值表述是:聚力、坚韧、矢志的劲弩精神。  相似文献   
3.
正广州海事局管辖的珠江口水域是我国水上运输最繁忙、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也是全国六区一线重点监管水域之一,日均进出港船舶数量多、渡运作业频繁。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5周年纪念日和第7个广州志愿服务行动日,广州海事局团委组织十余个团支部近百名团员、志愿者围绕珠江口水域通航安全组织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4.
王锐丽 《珠江水运》2013,(20):13-16
我国亿吨大港的造港神话,无疑是我国经济领域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值得炫耀的成就。伴随着一个个亿吨大港的诞生,使我国可以名副其实地以“港口强国”示人,而非仅以“港口大国”自居。为此,本刊推出《中国“亿吨大港”神话》专题,以期向读者展示我国港口建设中巨大成就与个中隐忧。本期和下期将陆续推出《亿吨大港是如何炼成的》、《亿吨门外的诱惑》、《一个亿吨梦想者的上市之路》、《港口浅整合样本--西江港口联盟》、《亿吨俱乐部的喜与忧》、《港口强国需港口整合》等,敬请期待。  相似文献   
5.
王锐丽 《珠江水运》2014,(17):22-22
据说人类目前已知的流感病毒已有两千余种,作为一种名声不太好的病理,它几乎无法预防,无法治愈,考验的全是人体本身的免疫和自发愈合能力。换句话说,人类与流感的斗争,其实是人类自身的进化战,相关数据甚至表明,每年患两次流感的人反而更具有对各种癌症的抵抗力。这种饶舌的尴尬也同样出现在了文化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6.
王锐丽 《珠江水运》2014,(19):15-16
VTS,船舶交通服务,近些年来在各地的硬件建设可谓日新月异,技术的破解和系统的升级都让这个执法手段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相比之下,VTS执法的职务风险却明显滞后。这本该引起重视的“善意提醒”却基于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偶然事件。2010年某日,某VTS值班人员因没能及时察觉监测屏幕上两艘外籍船舶正处于发生碰撞的紧迫危险状态,在两艘船舶未发生碰撞之前没有发出预警信息而涉嫌构成渎职犯罪。检查机关以玩忽职守罪对本案进行立案侦查,最后由于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中央与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总是有着奇特的化学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了人们无数的期待;会后的成果也如愿地满足了人们的期待。  相似文献   
8.
<正>一份工作做十年,做得兢兢业业,做得无怨无悔,那是敬业;一份工作做二十年,做得风声水起,做得甘之如饴,那是功劳;一个工作做近三十年,做得出类拔萃,做得惠泽一方,那就是真爱了。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就有这么一个拿工作当真爱的人,他就是王平安:2015年全国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正>面对着媒体对"一带一路"、"海洋强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绿色交通"等词语的狂轰滥炸和大力宣传,大多数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珠江水运经济真的会从此崛起?清一色带有官方色彩的词语,虽然它们看起来的确让人振奋。无论如何,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珠江水运能在这个内需市场的蛋糕里分到多少。在一切未明朗,且很多条件并不具备的情况下,珠江面临的还只是一个谜。即便如此,从2014年底开始,政府密集释放出的信号并没有出现衰退的趋势。无论是长江、珠江,还  相似文献   
10.
记得是2011年,读过一篇题为《广东海事局五拳组合助新人启航》的文章,那是《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培训》杂志的某一期,记住了作者的名字--曾大旺。在广东海事局培训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不期遇见了他--担任该中心副主任职务的曾大旺。带着一份好奇,对他作了专访。曾主任轻描淡写地介绍了这篇文章和海事新人培训的系统理论之后,话锋一转,从全国地方海事五年轮训工作开始,谈开了培训中心十年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