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00~2002年每年的1月,在浙江省衢州市铜山源水库放养了前一年5月培育的美国大口胭脂鱼冬片鱼种,累计达1.6×105尾,于2004年11月,对用单层刺网捕获的渔获物进行了测量分析,并对所获渔获物中的美国大口胭脂鱼的年龄结构、可捕群体资源量、回捕率进行了分析估算.结果表明,铜山源水库渔获物中以白鲢为主,占总尾数的64.04%,总重量的78.2%;美国大口胭脂鱼次之,分别为29.55%和22.07%,而鲫鱼、鲤鱼等其他鱼类仅占7%左右.铜山源水库美国大口胭脂鱼由I~Ⅳ龄4个年龄组组成,其年龄结构中以Ⅱ、Ⅲ、Ⅳ龄为主,其可捕资源量达6.1×104尾、4.29×104kg,回捕率达36.8%;I~Ⅱ龄组为水库自然繁殖的子代群体,占所获美国大口胭脂鱼总尾数的40%,表明美国大口胭脂鱼在铜山源水库已自然繁殖并形成了一定的可捕捞资源量.  相似文献   
2.
延迟投饵对沙塘鳢仔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繁育的沙塘鳢仔鱼为研究对象,分15个处理组,每组20尾(各设2个平行组),分别在孵化后0~16 d开始投喂大型溞类,第15组为饥饿组,一直不投饵.结果表明:在水温27.5~28.5℃下,孵化后的沙塘鳢仔鱼孵出当天即开始摄食,7 d后卵黄囊消失,转入外源营养期;至14日龄不能获得外源性营养的仔鱼,进入PNR期;沙塘鳢仔鱼饥饿1~10 d,最高初次摄食率均为100%,此后随着饥饿天数的增加,其最高初次摄食率开始快速下降,至16d时为0;延迟3 d投饵对沙塘鳢仔鱼的存活率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延迟4 d以上投饵的沙塘鳢仔鱼其存活率、体长增长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降低,沙塘鳢仔鱼最适投饵时间为4~5日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