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数理化   8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几何光学理论出发,详细推导了斐索型光学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近轴非相干成像条件,即子望远系统的角放大率等于系统的线性缩放因子。对于焦平面上的像点而言,合成孔径成像系统可等效为一个带有特殊形状孔径光阑的望远系统,这要求该孔径光栏的开口形状和位置分布与合成孔径成像系统各子系统孔径大小和位置分布相一致。我们由此得到了斐索型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主要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2.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anomeric deacetylation of fully acetylated carbohydrate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imidazole in methanol.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十一种中性离子载体,用它们制成钠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了电极的选择性系数并与文献报道的类似电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5.
一锅法制备全乙酰吡喃溴代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将未保护的吡喃糖与醋酸酐在分子碘的催化下制得全乙酰吡喃糖 ,随后不经分离直接与溴化氢的冰醋酸溶液( 4 5 %)反应得到全乙酰吡喃溴代糖 .这种一锅法制备全乙酰吡喃溴代糖操作方便 ,收率高 ,经济实用且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6.
牛国兴  张伟  李全芝 《催化学报》1995,16(3):190-195
应用XRD,XPS,IR-TPD,CO2和NO吸附及正庚烷裂解和噻吩加氢脱硫脉冲微反等方法,研究了加氢处理催化剂载体经Y型分子筛改性前后各种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载体经Y型分子筛改性后,催化剂的B酸、正庚烷裂解活性和异构选择性明显提高,Y型分子筛以分散的形式分布于γ-Al2O3表面,减少了载体表面的空位铝,该催化剂中有盯当一部分金属组分进入Y型分子筛孔道与3其B酸位作用,与NiQ/γAl2O3相比  相似文献   
7.
以Mg-Al-NO3水滑石(LDHs)为载体,将5-氟尿嘧啶(5-FU)通过离子交换法插入其层间,得5-FU/LDHs缓释材料。并对水滑石表面进行弱酸预处理改性,利用XRD、FTIR、TG-DSC、SEM和零电荷点(pHPZC)等表征手段,考察酸预处理对水滑石表面化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FU/LDHs的层间距从0.858nm扩大到1.064nm,层间5-FU2阴离子与主体层板通过氢键与静电作用,以呈一定角度单层交替排列于层间。酸预处理的水滑石粒径变小,层板正电荷密度增大。5-FU的释放机理是物理扩散、离子交换和药物溶解等协同作用,酸预处理可提高水滑石的缓释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硝酸镍为镍源,硫酸钴、硫酸铜、硫酸铝为掺杂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沉淀法分别制备了单元和多元取代纳米氢氧化镍。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仪(PSD)及电子显微镜(TEM、SEM)对样品晶相结构、形貌、粒度分布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元或多元取代对产物晶相及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均为纳米级Ni(OH)2,随着掺杂元素种类的增多,其一次粒子变得细小,团聚加重,二次粒子粒径增大。样品中α-Ni(OH)2比例随取代元素增多而增大。相对于Co单元和Co/Cu双元取代,Co/Cu/Al三元取代的样品其晶相结构更稳定,在碱液中浸泡3周后仍为纯α-Ni(OH)2。在相同掺杂比例下,Cu取代比Co取代更有利于α-Ni(OH)2的生成,但Co取代的样品结构稳定性优于Cu取代的样品。  相似文献   
9.
李仲振  张伟  王鹏  丁宁  李明 《合成化学》2013,(4):499-504
对合成伏格列波糖的工艺进行了改进。以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12步反应合成了伏格列波糖,总收率25.3%,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红葡萄酒酪蛋白过敏原的质谱分析方法。选择专一性SRM离子对,建立3种亚型酪蛋白α-S1,α-S2,β的质谱定性与定量方法;利用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P)处理红葡萄酒有效提取蛋白,并直接快速酶解,使前处理缩短到2 h以内。结果表明,酪蛋白的回收率提高到80%以上,检出限达10μ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