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5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针对中国西部新疆干旱区特有的气候一植被特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干旱区进行光合作用植被和非光合作用植被区分和解析,通过对于旱覆被植被灌层结构解析.解决植被区系差异和环境背景干扰问题.并参考国际上GLO-PEM、CEVSA和CASA遥感--生态模型,助生态遥感反演的物理分析,初步构建基于遥感与生态过程的适用于干旱区的光能利用率模型NPP-GPEM.并以新疆陆地生态系统为例,利用AVHRR/NOAA 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和气候资料估算了1981到2000年新疆陆地生态系统Ikm分辨率的年净第一性生产力.同时对之进行了时空变化探测分析.模拟检验结果精度较好,生态系统碳吸收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结果表明,利用干旱区植被生理特征的光能利用模型.模拟结果较为合理,为将NPP-GPEM模型应用到干旱区生态系统研究做了-定的探索.也试图为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新疆干旱区早春短生植物鸢尾蒜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揭示干热生境和林下湿润生境中鸢尾蒜个体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鸢尾蒜适应新疆干热环境的分子机理.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50702个同基因,检测到两种生境间显著差异表达基因1929个,其中827个上调,1102个下调.差异基因共富集到49个GO条目,下调基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FVC和DEM对中国新疆南部植被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被覆盖度指数FVC(FractionalVegetationCover)是从植被归一化指数中演化出来的反映植被盖度的指数,是很多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水文模型中的重要变量.本文通过该指数结合地貌特征对中国新疆南部植被进行了分类.首先按数字地面高程将整个研究区分为三个子研究区:(1)低海拔平原荒漠、丘陵区,海拔高度≤2000m,主要植被为绿洲、平原荒漠类植被;(2)亚高山、中低山地地区,海拔高度在2000~3900m,主要植被为森林、亚高山草原、山地草原、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荒漠;(3)高山区,海拔高度>3900m,主要植被高山垫状植被、高寒荒漠.然后对每一个子区的植被进行独立的分类.由于每一个子区的种类相对于整个区域种类减少,且具有特殊性,使分类方法从考虑研究区所有对象之间的均衡变为仅考虑每个子研究区内相对特殊的植被,分类条件放宽,再加之FVC指数的特点使得分类精度提高.在对三个子研究区进行相对独立的分类之后,再利用GIS方法,将三个子研究区合并为整体的分类图,完成对整个区域的植被分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疆博斯腾湖水污染状况的动态分析.得出了博斯腾湖从初期的自由污染阶段到污染水平β=0.5时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此后博斯腾湖水环境的未来趋势,进而提出加强博斯腾湖水环境保护。使之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2009年8月,采用样带法和样点法对新疆奎屯绿洲10类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5种,隶属于17目40科.其中有古北型124种、广布型21种;古北型中有北方型种类59种,北方广布型38种、中亚型26种,高地型1种.树麻雀、棕尾伯劳、白鹡鸰、家燕、红隼等21种鸟的重要性值均大于25,为绿洲鸟类中重要种类,其中列名的五种鸟类相对密度均大于5%,为绿洲鸟类群落建群种.灰鹡鸰、欧夜鹰、新疆歌鸲、凤头百灵等18种鸟的重要性值介于15~25之间,为绿洲夏季鸟类群落的较重要种类.相似性比较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绿洲鸟类群落主要有三种类型,两种湿地生境聚为一类,即湿地鸟类群落;城市、乡镇、居民点生境、早垦农作区、周边荒漠等生境的鸟类聚为一类,为林地鸟类群落;新垦农作区、农作区间荒漠和弃耕地生境为荒漠鸟类群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