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质急流滩水力特性概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溪口型急流滩概化滩段的水槽试验,分析了急流滩段流速与水位的分布和沿程变化等水力特性,阐述了滩段水力特性与地形的关系,以及影响滩情的主要因素,讨论了计算滩段水面线中确定局部阻力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较为完整的天然实测资料,分析了郁江西津水电站建成后,处于库尾回水变动区内的滩水沙条件及雅性变化特征,探讨了滩的成滩原因及其整治原则。  相似文献   
3.
湘江下摄司浅滩群河段的两岸具有港口、集镇和大型企业,皆有航运和取水需要;且河道的防洪也至关重要;众多的限制条件使得航道整治难度极大。通过分析和河工模型试验,提出了兼顾各限制条件的整治工程方案。工程实施后使河段达到千吨级通航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元裁弯工程动床数学模型,提出了具有复式河床滩槽糙率不同的阻力计算方法.数学模型成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数学模型成果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型试验与工程实践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分仅型急流滩的水力特性;提出了该滩型航道的整治原则;对比了开挖形式对整治效果的影响。以广西黔江师姑滩的整治实践为例,证明了文中所述的论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较为完整的天然实测资料,分析了郁江西津水电站建成后,处于库顺水变动区内的Peng滩水少条件及滩性变化特性,探讨了Peng滩的成滩原因及其整治原则。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和尚岩滩群航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区河流往往滩滩相连而成滩群,其航道整治须将滩群作为整体进行研究.长江上游和尚岩滩群由马皮包滩、和尚岩滩、二郎滩与栈桥滩等4个滩组成,在滩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140的正态模型研究了滩群的整体整治方案,并从滩头降水、航道尺度(航深、航宽、航道曲率半径等)、通航水流条件的改善程度、工程量与后期维护量的大小等方面对多组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了本滩群的整治原则与措施,同时对推荐方案的挖槽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推荐方案可以满足航道尺度与通航水流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防冲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水框架因具有消能减速进而保护岸滩免受水流冲刷的功能,在河道治理、航道整治中得到广泛应用。最近提出了一种新型透水框架——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经动床试验表明具有显著的护滩效果,利用Vectrino三维流速仪在变坡水槽上精细测量了新型透水框架附近的水流结构。试验分析表明,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抛投于床面后底层流速骤减(减速率达0.79~0.95)、表层流速增大、过渡层流速梯度加大,垂向流速不再服从对数分布;垂向最大紊动强度出现在框架群顶部附近,水流进入框架群后紊动强度逐渐加强,出框架群后达到极值,底表层紊动强度极值的位置发生偏离,表层位置较底层偏下游内侧;框架群内近底层水体能量大幅消减(消能率达0.93~0.99),下游水体能量恢复距离为38~56 m,利于滩面防护,而侧向边缘水体能量加强,易造成侧沿岸滩局部冲刷。研究成果对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的设计、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石虎塘枢纽是赣江中下游的第3个规划梯级,坝下沙质河床的水位变化不仅与冲刷下切有关,还与下游峡江枢纽的建设运行有关,需要论证坝下水位下降值,以确定船闸下引航道底板高程与电站装机高程.通过动床模型试验研究了坝下沿程水位的变化趋势与水位下降值.结果表明枢纽运行的前3年内水位下降幅度较大,运行9年后坝下水位下降最大约1.14 m,其后坝下水位下降趋缓,且水位下降值与下游峡江枢纽的建设运行时间有关,峡江枢纽运行后,坝下水位下降将很快趋缓,石虎塘与峡江两枢纽建设间隔时间越短、石虎塘枢纽坝下水位的下降越小.试验研究成果为枢纽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采用水位流量关系中心线确定工程前后同流量水位变化的方法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模型试验与工程实践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分汊型急流滩的水力特性;提出了该滩型航道的整治原则;对比了开挖形式对整治效果的影响。以广西黔江师姑滩的整治实践为例,证明了文中所述的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