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与药物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6年3月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狭窄率≥50%)21例,于围手术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及控制危险因素。单纯药物治疗组53例,药物治疗方案同治疗组。临床随访6~28个月。结果 21例手术操作完全成功,术后残余狭窄<30%,术中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心率减慢、血压下降,2例出现颈内动脉远端血管痉挛,治疗后好转;术后未发生新的卒中,颈动脉超声未显示再狭窄。药物治疗组随访期间,5例患者再发卒中,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14例患者狭窄程度加重,其中2例血管造影证实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结论 与药物治疗组比较,CAS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比较安全,短期疗效较好,但有待大样本研究结果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效果。方法:应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经股动脉插管用微导管技术超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 l6例。结果:单纯栓塞治疗9例,其中6例经首次或2次栓塞治疗基本治愈,3例等待再次栓塞后手术治疗或γ-刀治疗;4例栓塞后合并手术治疗;3例栓塞后γ-刀治疗。临床完全治愈7例,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无症状加重,无死亡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是有效安全的方法,显投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治疗及立体定向放射的综合应用是AVM的治疗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完全前循环(颈内动脉系统)梗塞(TACI)与后循环(椎一基底动脉系统)梗塞(POC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经股动脉选择性溶栓(IAT)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共62例,其中发病6 h内的TACI患者44例,起病12 h内的POCI患者18例,行股动脉穿刺,经微导管对梗死部位接触性给予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作动脉溶栓治疗,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 h、24 h、7 d、90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1 d、90 d的Barthel指数(BI)比较,记录两组的不良事件.并分析脑梗死的性质、部位及给药时间对血管再通率及预后的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在溶栓后2 h、24 h.7 d及90 d的NIHSS评分与溶栓后21 d及90 d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与BI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2)TACI患者给药时间<4.5h组和4.5~6 h组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4.5 h组血管再通率高于4.5~6 h组(P<0.05).POCI患者给药时间<9h组和9~12 h组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9 h组血管再通率高于9~12 h组(P<0.05).(3)脑血栓形成亚组与脑栓塞亚组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脑血栓形成亚组的血管再通率高于脑栓塞亚组(P<0.05).结论:动脉溶栓治疗前后循环超急性期脑梗死均有效,对TACI疗效优于POCI 各责任血管再通率不同 但POCI更应积极动脉溶栓 给药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安全性越高.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比脑血栓形成的疗效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自动输氧器(静舒氧)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观察静舒氧对患者血液黏稠度和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内科2003-10/2004-06收治的168例无严重心、肺、肝、肾损害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肌力≤3级和肌力&;gt;3级分为轻症及重症两类,并随机编入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常规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自动输氧器(静舒氧)治疗,250mL/次,1次/d,10d为1个疗程,使用一两个疗程;治疗前后监测血液黏稠度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改良SSS)评分,以评判疗效。结果:血液黏稠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无关;两组患者血液黏稠度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O.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lt;0.05);改良SSS评分治疗组重症患者治疗前为28.9&;#177;7.0,治疗后为16.0&;#177;4.0,轻症患者治疗前为8、8&;#177;4.3,治疗后为3.6&;#177;3、4,对照组重症患者治疗前为26.9&;#177;6.6,治疗后为19.9&;#177;7.2,轻症患者治疗前为9.0&;#177;4.4,治疗后为4.8&;#177;3.2,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7.602~11.004,P&;lt;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525~-2.343,P&;lt;0.05)。结论:自动输氧器(静舒氧)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治愈率有帮助作用,且经济、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5.
杨富英  邹志军  黄翚  邓伟华  周进 《护理研究》2006,20(13):1178-1179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介入栓塞术后行脑脊液(CSF)置换的护理。[方法]选择SAH急性期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后隔日行腰椎穿刺术并做CSF置换病人38例,观察病人症状缓解及疗效。[结果]38例中,26例痊愈,6例遗留轻微神经系统体征,但不影响日后的生活质量,余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结论]SAH病人介入栓塞术后行CSF置换,能安全、有效地改善症状,术后体位护理及病情观察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血管狭窄导致的TIA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成联合治疗组(血管内支架形成术与药物联合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TIA复发及卒中的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血管狭窄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联合治疗组患者血管狭窄率明显降低[(73.31±12.76)%比(25.01±5.73)%],且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74.33±12.96)%,P均<0.01;在随访的12个月期间,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出现复发TIA(16.0%比2.0%)和脑卒中(12.0%比0)的比例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血管内支架形成术可以明显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患者的疗效,有效地改善预后,适宜在一定情况下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96例,分别按照不同的时间窗和TOAST分型进行分组,均予rt-PA 0.9mg/kg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溶栓后出血、脑疝、死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1)按照时间窗进行分组,3~4.5h溶栓组较3h溶栓出血事件发生率稍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按照TOAST分型进行分组,心源性脑梗死溶栓组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非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稍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溶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脑疝发生率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4.5h时间窗溶栓较3h内静脉溶栓出血不良反应有增加趋势,但本研究样本中无统计学差异。对于心源性脑梗死,溶栓后皮肤黏膜出血和脑疝的发生率较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风险相对较高的患者,尽早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应参考不同的脑梗死分型和病情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自动输氧器(静舒氧)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观察静舒氧对患者血液黏稠度和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内科2003-10/2004-06收治的168例无严重心、肺、肝、肾损害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肌力≤3级和肌力>3级分为轻症及重症两类,并随机编入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常规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自动输氧器(静舒氧)治疗,250mL/次,1次/d,10d为1个疗程,使用一两个疗程;治疗前后监测血液黏稠度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改良SSS)评分,以评判疗效。结果:血液黏稠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无关;两组患者血液黏稠度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改良SSS评分治疗组重症患者治疗前为28.9±7.0,治疗后为16.0±4.0,轻症患者治疗前为8.8±4.3,治疗后为3.6±3.4,对照组重症患者治疗前为26.9±6.6,治疗后为19.9±7.2,轻症患者治疗前为9.0±4.4,治疗后为4.8±3.2,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7.602~11.004,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525~-2.343,P<0.05)。结论:自动输氧器(静舒氧)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治愈率有帮助作用,且经济、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9.
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时机、适用范围、操作要点及术后的处理。方法:对42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应用GDC栓塞,并在术后行脑脊液引流置换、钙拮抗荆及3H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结果:完全栓塞动脉瘤36个,大部分栓塞5个,部分栓塞1个。出院时临床完全治愈30例,遗留较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6例,遗留较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尽早采用GDC栓塞,同时术后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关注颈内动脉系统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探讨起病3~6 h动脉溶栓与3 h内静脉溶栓的疗效差异并比较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6 h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超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其中38例起病3 h内的患者予静脉溶栓治疗(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 mg/kg静脉溶栓),28例起病3~6 h的患者予动脉溶栓治疗(经股动脉穿刺,经微导管对梗死部位接触性给予rt-PA,总量为0.6 mg/kg).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 h、24 h、7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7 d、90 d的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并记录两组的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治疗后2 h、24 h、7 d的NIHSS评分与治疗后7 d、90 d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NIHSS评分与BI评分在动脉溶栓组与静脉溶栓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结论 对于颈内动脉系统超急性期脑梗死,3 h内予静脉溶栓具有与3~6 h动脉溶栓相当的疗效,且未增加出血、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具备介入治疗条件的单位,针对3~6 h起病的合并大动脉病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可能是理想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