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盼盼  袁良津  王雷 《安徽医药》2015,(8):1565-1566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频发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经颅磁刺激组(rTMS 治疗组)和假刺激组,每组35例。rTMS 组患者接受隔日1次的刺激右小指展肌运动时的皮质热点治疗,共4次,从治疗开始到结束随访4周。假刺激组使用无磁场脉冲发射的假线圈按同样方式进行治疗。记录第4周头痛频率改善(>50%)、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改善效率>50%、功能障碍分级、急性期药物的使用次数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等。结果治疗前两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治疗4周,rTMS 组与假刺激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随访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短期内用于偏头痛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龄化对错误记忆的神经心理学影响,并对产生老年人错误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60名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受试者分为青年组人(44岁及以下)、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及以上),每组20名;采用图片诱发的和词汇诱发的错误记忆的实验范式(DRM范式)进行研究。结果老年组图片诱发的错误记忆高于青年组、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P=0. 000)。中年组词汇诱发的关键诱饵错误再认高于青年组、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P=0. 000)。老年组词汇诱发的无关项目的错误再认高于中年组、青年组,中年组的高于青年组,这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32,P=0. 000,P=0. 005);且无关项目的错误再认和学习项目正确再认呈负相关(P=0. 000)。结论老龄化错误记忆的增加不仅与其本身记忆编码和提取功能减退有关,还可能与记忆监测的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共选取60例脑梗死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低频刺激组,高频刺激组,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低频组和高频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每天30 min的rTMS治疗,疗程10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FMA)评定,同时检测各组脑梗死患侧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波幅。结果治疗后,三组FMA评分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低频组及高频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频刺激组和高频刺激组相比,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频刺激组MEP潜伏期较高频刺激组缩短(P0.05)、波幅峰值高于高频刺激组(P0.05)。结论低频及高频刺激均有利于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心脏脏器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 年3 月—2018 年3 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就诊的113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导睡眠仪评估患者OSA 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左室质量指数、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心房增大。结果 70 例(61.9%)脑梗死患者患有OSA(呼吸紊乱指数≥ 5 次/h),其中67.1% 为男性。与无OSA 患者比较,OSA 急性脑梗死患者左室质量指数、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增加,左心房增大(P <0.05)。有、无OSA 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OSA 发病率高,且OSA 与心脏靶器官损害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情绪记忆的改变。方法采用情绪记忆神经认知心理学检查评价22例MCI患者(MCI组)及22名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的情绪记忆,并采用事件诱发电位(ERPs)检测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MMSE、词汇流畅性试验、数字广度试验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 0. 01)。MCI组与正常对照组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图片效价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正性和负性图片再认正确率均显著降低(P 0. 05~0. 01),中性图片再认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CI组及正常对照组正性、负性与中性图片再认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 27,F=39. 13;均P 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正性和负性图片再认反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 01),中性图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CI组及正常对照组正性、负性与中性图片再认反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74,F=16. 48;均P 0. 05)。MCI组与正常对照组学习阶段ERPs-P300的潜伏期、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再认阶段正性和负性图片ERPs-P300潜伏期显著增加,波幅显著降低(P 0. 05~0. 01);中性图片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MCI组学习阶段(F=55. 20,P 0. 05; F=43. 12,P 0. 05)及再认阶段(F=29. 36,P 0. 05; F=19. 39,P 0. 05)正性、负性与中性情绪图片ERPs-P300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性与负性ERPs-P300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正常对照组的学习阶段(F=55. 66,P 0. 05; F=39. 33,P 0. 05)及再认阶段(F=114. 48,P 0. 05; F=51. 77,P 0. 05)正性、负性与中性情绪图片ERPs-P300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CI患者存在情绪记忆的受损及反应时间延长,且情绪效价"正向"选择性偏向受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72侧CT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和电位测定,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查。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运动末端运动潜伏期(DML)、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的异常率分别为100%、71%、45%、85%和67%;肌电图(EMG)检查的异常率高达79%,均与正常参考值有显著差异。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是CTS诊断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正>紧张型头痛(TTH)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女性患者多见,可表现为轻度至中度头痛、双侧部位、压迫或紧绷性质的头痛[1],同时还伴有头晕、失眠、焦虑、抑郁或胃肠道不适[2],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目前非甾体抗炎药、抗焦虑抑郁等药物可用于TTH的治疗[3],有研究表明应用黛力新治疗能缓解TTH[4],但药物的过度使用也可导致其发生[5]。除药物治疗,TTH的非药物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针灸治疗[6]、心理疏导疗法等;此外,近年来学者们对于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慢性头痛进行了临床研究,有研究表明重复TMS(r TMS)通过产生感应电流来改变大脑内部的电路活动,通过刺激靶向皮质区域有效治疗TTH[7]。同时有研究表明,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TTH的头痛症状且能缩短其治疗疗程[8]。本研究将探讨黛力新联合低频r TMS治疗慢性TTH(CTTH)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唐向阳  袁良津  汪凯  陈祚胜 《安徽医药》2019,23(11):2195-2198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 MCI)病人情绪记忆变化的特点,为早期识别 MCI和介入进展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至 2018年 5月在安庆市立医院就诊的 MCI病人 30例为 MCI组和同时期健康体检的健康老年人 30名为对照组,使用情绪记忆及事件诱发电位测试方式,检测 MCI病人年龄等向匹配,检测 30名健康老年人的情绪记忆。结果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呋塞米降低颅内压的效果.方法:对42例颅内压增高患者使用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呋塞米注射液降低颅内压(观察组),并与40例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患者作对照分析(对照组).结果:两组起效时间、总有效率、作用高峰时间及降颅压幅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作用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01).结论: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呋塞米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效果与单独使用甘露醇疗效相仿,但前者不易出现肾功能损害,无反跳现象.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时机选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不同治疗时间的疗效,找出较佳手术时机。方法 按发病-治疗时间分为7~24h组和〉24h组,主要疗效评定指标病死率和死亡/残障率,次要疗效评定指标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病例入选时可比性好(P〉0.05)。随访期为7~24h组和〉24h组的病死率分别是11.6%和11.4%,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随访期为7~24h组和〉24h组的死亡/病残率分别是37.2%和61.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失访率5.7%。结论 发病后7~24h是微创术较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