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PTN)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MVD治疗的90例PTN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65例为单纯动脉压迫(动脉组),17例动静脉共同压迫(混合组),8例单纯静脉压迫(静脉组)。术后1 d、6个月、1年、2年,治愈率分别为82.2%、87.8%、90.0%、87.8%;其中动脉组治愈率分别87.7%、92.3%、93.9%、93.9%、85.3%;混合组分别为70.6%、 76.5%、82.4%、76.5%;静脉组分别为62.5%、75%、75%、62.5%。三组治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VD治疗PTN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汤朝阳 《江西中医药》2009,40(12):33-34
近几年来,我科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辨证分型中药汤剂内服的方法治疗慢性直肠炎104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IVF-ET术后先兆流产孕妇临床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提高保胎成功率.方法:将5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护理评估、指导宣教法,通过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严密观察宫缩、胎心率、阴道流血、脉搏、血压等情况.常规组按医嘱及护士经验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在满意率、健康教育知晓率、症状消失治愈出院率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照组采用一对一护理方式,通过动态评估患者的健康需求,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提高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三维图像融合技术在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MVD)术前评估椎基底动脉相关性面肌痉挛中面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入院的35例椎基底动脉相关的面肌痉挛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T磁共振颅神经序列检查,包括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P-MRA)和三维循环相位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之后利用inlook3D精准手术规划系统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把三维融合图像与手术录像做对比,分析三维融合图像判断责任血管的准确性、责任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方式及椎动脉的弯曲方式是否决定症状侧。结果以术中所见为金标准,三维图像融合中判断责任血管的准确性为91.43%(31/35),压迫方式的判断的准确性为57.14%(20/35),椎动脉弯曲方向与面肌痉挛发病侧一致性为88.57%(31/35)。结论术前通过三维图像的重建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责任血管的类型,并且能根据椎动脉的弯曲方向判断面肌痉挛症状侧,但在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方式的判断方面准确度较低。术前运用三维图像融合技术可进一步完善术前检查,为手术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妇科人性化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朝阳 《当代医学》2011,17(3):116-117
目的对于妇科人性化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8月在长沙市一医院妇科收治的患者890例,年龄13~82岁,平均年龄42岁。对她们进行人性化护理。结果 890例妇科患者经过人性化护理之后,显效740例(83.15%),有效138例(15.51%),无效12例(1.40%),总有效率98.60%。结论可见妇科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的理论和治疗原则早在《内经》、《伤寒论》等著作中就有了记载 ,此后各代医家都有不同的发挥 ,尤以清代王清任贡献最大 ,在《医林改错》中把这一疗法从理论到实践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瘀血” ,在中医学领域中含义广泛 ,它既是某些病因 (如气滞、气虚、外伤等 )所导致病理结果 ,又是进一步引起各种病理的原因 ,即“瘀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 ,又是一种继发致病因素 ,因此 ,凡是血液瘀滞不畅 ,或凝滞脉中 ,或渗出于脉外 ,皆可导致各种疾病。若针对病因采用“活血化瘀”治疗 ,往往在临床上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痔科的病理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年男性γ-谷氨酰转肽酶和肌酐与高尿酸血症(HU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735例体检的成年男性HUA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3种模型评估调整不同变量情况下不同GGT和肌酐水平的四分位分组与HUA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其中,模型1未调整其他变量,模型2调整了年龄、BMI、基础代谢率(BMR)、吸烟、饮酒和睡眠因素,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调整了肌酐或GGT、代谢综合征、冠心病、脑卒中、HDL、LDL、TG及TC.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方法,绘制GGT和肌酐水平与HUA发生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735例成年男性中,192例(26.12%)患HUA.HUA组和非HUA组的年龄、睡眠、BMI、BMR、GGT、肌酐、TG以及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GGT和肌酐水平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模型1、2、3分析结果均显示,以GGT<22 U/L作为参照,GGT 22 U/L~、GGT30 U/L~和GGT>44 U/L为HUA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以肌酐<67 mmol/L作为参照,肌酐>81 mmol/L为HUA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肌酐和GGT水平与HUA发生风险均呈正向线性剂量-反应关系.GGT与肌酐对HUA发生风险的影响存在一定交互作用,当GGT与肌酐均为高水平时(即GGT>44U/L、肌酐>81mmol/L),HUA的发生风险最高(P<0.01).结论 男性GGT和肌酐水平升高可能是HUA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1岁,因“便后肛门肿物脱出伴间断性便血4年余,近期加重”入院。患者4年余来便后肛门脱出物不能完全回纳,尤以劳累时加重,间断性便血,色鲜红,染纸,大便日行1次,质软成形,排便时无明显痛感。查体:截石位3、7、11点见跨齿状线肿物脱出,齿状线下移明显。入院诊断:混合痔、高血压2级。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解剖特点来分析预测手术结果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神经外科行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连续性病例.统计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影像学特点以及手术过程,分析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及1年时格拉斯哥转归评分(GOS)。结果 300例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中,其中267例破裂,33例未破裂。随访一年平均GOS评分为4.6±0.7分。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病例GOS评分与Hunt-Hess评分,额叶出血以及术中需要多个动脉瘤夹闭相关。132例动脉瘤起源于前交通动脉,12例起源于A1段,3例起源于A2段;153例起源于A1/A2交接处。动脉瘤突向上方约108例,突向下方为97例,向前方为88例,向后方为7例。动脉瘤起源于A1段预后最差。动脉瘤朝向后方者破裂可能性小,通常体积比其他类型动脉瘤大。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的位置,方向及周围临近的神经血管解剖结构有助于预测手术结果,了解每个动脉瘤的独特解剖结构对于获得最佳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