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4年5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484例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脑疝症状者手术死亡率7.7%,有脑疝症状者死亡率21.3%。手术距脑疝发生时间<1h死亡率8.2%,1~2h死亡率40.0%,>2h死亡率72.2%。结论影响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疗效的相关因素较多,除脑疝形成及手术距脑疝发生的时间外,创伤性低血压、合并脑损伤的程度、呼吸功能不全、大面积脑梗塞、血糖与血浆渗透压升高及肝功能异常等均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3.
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42例患者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诊治。方法对17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及其中42并发中央型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经治疗后,治愈114例,好转26例,长期昏迷与死亡30例(16.8%);并发中央型脑疝42例中,治愈16例,好转5例,长期昏迷与死亡21例(50%)。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一旦出现中央型脑疝,死亡率与病残率高,应在伤后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警惕迟发性脑疝的发生,适时手术减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电动锥颅器钻头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针对临床使用锥颅设备的缺点,研制一种新型锥颅器钻头,与骨科充电池式电钻配套使用,并临床试用43例。结果新型锥颅器钻头能弥补目前临床使用设备的缺点,43例均一次性电钻锥颅成功,一次性置管准确率为100%,术后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新型电动锥颅器钻头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具备限位功能,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1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神经节苷脂,对照组患者应用胞磷胆碱。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3%(30/3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21/3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1W,两组MMSE评分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W及4W,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均值分别为(24.43±3.28)和(28.56±3.58),显著高于同时间段对照组患者评分,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治疗中,神经节苷脂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示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饶斌  查昀  钟蕾  姚益群 《西部医学》2021,33(5):660-664+669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研究苗药血脉通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细胞自噬、凋亡的作用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正常Wistar雄性大鼠50只,将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其余按照Rosenberg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脑出血组、给药A组和给药B组。给药A组和给药B组分别予以15 mg/(kg·d)、30 mg/(kg·d)苗药血脉通治疗,假手术组、脑出血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方式为灌胃,均连续给药35 d。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a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CDF-1α)、CXCR-4蛋白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PI3K、AKT蛋白水平;测定各组大鼠脑出血病灶体积。结果 脑出血组、给药A组和给药B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数、脑出血病灶体积、Beclin-1、VEGF、PI3K、AKT、SCDF-1α、CXCR-4等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脑出血组比较,给药A组和B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数、脑出血病灶体积均显著降低(P<0.05),Beclin-1、VEGF、PI3K、AKT、SCDF-1α、CXCR-4等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苗药血脉通治疗脑出血可通过激活VEGF信号通路调节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饶斌  查昀  钟蕾  姚益群 《西部医学》2019,31(11):1685-1689
【摘要】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普拉克索低(0125mg/kg)和高(025mg/kg)剂量四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普拉克索组大鼠固定在Feeney’s自由落体架构建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做头部窗口不予打击。模型构建后,普拉克索组灌胃相应剂量的普拉克索,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容量的生理盐水,治疗1次/1d,连续14d,分别在治疗第1d、第7d和14d用mNSS评分系统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术后9~13d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记录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内的穿台次数和停留时间;术后15d取大鼠的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活化caspase 3和IL 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NF κB、MMP 9和VEGF蛋白表达量。结果 大鼠术后治疗第一天,各组m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7d和14d普拉克索组大鼠mNSS评分显著降低(P<005);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普拉克索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低于模型组,目标象限的穿台次数和时间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普拉克索组活化caspase 3蛋白和IL 6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普拉克索组NF κB、MMP 9和VEGF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普拉索克能通过降低脑损伤模型大鼠活化IL 6和活化caspase 3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通过激活NF κB信号通路上调MMP 9和VEGF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和血管生长,保护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