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09~2018年癌症康复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方法 检索2009~2018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癌症康复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癌症康复相关论文13956篇,年度发表论文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是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美国是发表文章数量最多、最具权威性的国家,UNIVERSITY OF ALBERTA(阿尔伯塔大学)是最活跃的机构,Courneya KS是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作者;癌症研究领域热点词包括生活质量、体育活动、康复、运动、随机对照试验、前列腺癌、乳腺癌、淋巴水肿和肺癌。癌症、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主要结局指标、规律运动、氧化应激、社会支持、住院时间等可能是癌症康复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结论 癌症康复研究正在经历快速发展的阶段。近10年来,癌症康复研究形成了以国家和研究机构为单位的研究群体,其中欧美国家对癌症康复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在癌症康复领域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癌症康复领域研究热点和学术前沿包括研究疾病、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3个方面,研究疾病主要集中于前列腺癌、乳腺及肺癌及并发症,研究群体以女性居多,研究方法多采用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姿势平衡仪对小脑出血后共济失调患者进行康复干预的实效性。方法对1例小脑出血后平衡功能障碍的10岁男孩采用动态姿势平衡仪进行评估及训练。结果经过22周的平衡训练,动态姿势平衡仪评估与相关量表评估显示平衡功能显著改善,步态、姿势控制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提高,构音障碍明显改善,患儿可以返回学校继续学习。结论动态姿势平衡仪能够改善儿童小脑损伤后共济失调所致平衡障碍,有效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感觉系统调节功能障碍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实验组,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分别利用动态姿势平衡仪系统进行感觉组织测试,对受试者的平衡指数和感觉分析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平衡指数在EC、SV、EOSS、ECSS、SVSS5种状态下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本体觉、视觉、前庭觉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以前庭觉分数降低最明显(P<0.01)。结论脑卒中后患者利用3大感觉信息调节平衡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平衡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及上肢屈伸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4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m CIMT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而mCIMT组给予常规康复以及m CIMT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简易上肢机能检查量表(STEF)评分、上肢功能Fugl-Meyer (FMA)上肢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侧腕伸肌、桡侧腕屈肌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STEF评分、FMA上肢评分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且mCIMT组患者治疗后的STEF评分、FMA上肢评分分别为(48.77±5.26)分、(40.53±3.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58±6.29)分、(33.46±3.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CIMT组患者MBI评分为(7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站立桌辅助站立位下作业治疗对偏瘫上肢功能活动、偏瘫侧肢体躯干肌肉肌电活动的影响。 方法 纳入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训练组采用站立桌辅助站立体位进行上肢作业治疗训练,对照组则取坐位行上肢作业治疗。分别于患者初评时(治疗前)及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活动、偏瘫侧肢体躯干肌肉表面肌电活动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治疗前,对照组和训练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分别为(19.27±6.24)和(19.23±6.22)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2组FMA评分[对照组(20.87±9.36)和(25.47±6.33)分;训练组(24.37±6.31)和(29.43±6.42)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训练组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同时间点组间比较,训练组患者FMA评分的改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②治疗前,2组患者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腹直肌、竖脊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之间的表面肌电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和训练组的股二头肌、腓肠肌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肌群的表面肌电数值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除胫骨前肌的表面肌电数值较组内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外,其余各肌群的表面肌电数值以及训练组所测上述各肌群的表面肌电数值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的表面肌电数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所测所有肌肉的表面肌电数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传统坐位下相比,站立状态下的上肢作业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腹直肌及竖脊肌肌肉活动,明显促进偏瘫上肢的运动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急诊输血指征评分(ETS)应用于产科输血的临床效能。方法 ETS是1种通过等级评分形式指导急诊手术围术期输血的方法。查阅ETS实施前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麦迪斯顿手术麻醉系统的麻醉记录,制作并录入2014—2016年共4 368名输血患者基本信息、手术信息、输血信息及转归情况等指标的《输血情况调查表》,对产科应用ETS于急诊手术前后共36个月的用血情况做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ETS应用前后本组产科急诊手术输血率为12.32%(240/1 947)vs 8.75%(212/2 421)(P<0.05);其中高龄产妇急诊输血率为16.09%(47/292)vs 9.29%(41/441)(P<0.05)、红细胞人均输注量(U)为3(2,4)vs 2(2,4)(P<0.05),正常年龄产妇急诊输血率为11.67%(193/1 655)vs 7.12%(141/1 980)(P<0.05)、红细胞人均输血量无明显变化(P>0.05)。2)ASA分级为Ⅰ—Ⅱ的产科急诊手术患者输血率10.57%(189/1 788)vs 7.16%(162/2 26...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量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动态姿势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量化评价。方法:选取2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平衡仪训练组(n=14)和传统训练组(n=14)。平衡仪训练组根据动态姿势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的训练方案进行个性化的平衡功能训练;传统训练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两组训练时间均为20min/次,5d/周,共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动态姿势平衡仪中的感觉组织能力试验(SOT),稳定极限测试(LOS)及徒步走测试进行准确客观的量化评估。结果:平衡仪训练组SOT测试中的EOSS、ECSS、SVSS条件下的平衡指数及LOS测试结果中患者EPE和DCL,治疗前后比较及与传统训练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徒步走测试中平衡仪训练组的步长与步速治疗前后比较及与传统训练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传统训练组组内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动态姿势平衡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根据变化的任务重建感觉(特别是前庭系统)和运动系统的能力,同时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联合优化运动技能训练干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后进行运动想象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予以运动想象联合优化运动技能训练.治疗前后用表面肌电信号(sEMG)测定患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呼吸肌训练经皮质-膈肌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呼吸肌训练;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呼吸肌功能[最大吸气压(Maximum inspiratory pressure, MIP)、最大呼气压(Maximal expiratory pressure, MEP)、胸廓活动度]、躯干损伤量表(Trunk impaiment scale, TIS)、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 STEF)、三维步态、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 BI)、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SS-QOL)评分、皮质-膈肌通路[膈神经运动传导(Phrenic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强干扰本体觉和视觉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3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6)和对照组(n=16)。试验组利用动态姿势平衡仪进行干扰本体觉和视觉的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两组训练时间均为20分钟/次,5天/周,共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动态姿势平衡仪进行徒步走测试及Berg平衡量表测试。结果徒步走测试中试验组的步长与步速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erg平衡量表得分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强干扰本体觉和视觉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根据变化的任务重建感觉和运动系统的能力,同时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