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常规应用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和对症等治疗的基础上,静滴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和对照组静滴维生素C26例,2次/d,共用14d;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并进行肝肾功能、凝血因子、血常规检查。结果14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有效率分别为56.7%、38.5%,差异有显著性(P<0.01);ADL有效率分别为53.3%、38.5%,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丹参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内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治疗慢性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永久性双侧大鼠颈总动脉结扎术(2VO)制备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术后每日给予复方丹参0.75g/kg灌胃,对照组给予同等量蒸馏水,1次/d,共8周.用免疫组化法观察2VO大鼠脑内HIF-1α.结果治疗组大鼠脑内HIF-1α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复方丹参片可显著增加2VO大鼠脑内HIF-1α表达,促进慢性脑缺血的代偿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镇痛(PCA)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组,各40例.A组术后PCA配方为氯诺昔康40mg+芬太尼0.5mg,B组为芬太尼1mg.两组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100 mL,负荷剂量3 mL,持续剂量2 mL,锁定15min.记录术后0.5、1、4、8及24h镇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Ramsay)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相似(P〉0.05),而A组镇静作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要优于B组(P〈0.05).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用十骨科手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葛根素辅治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葛根素辅治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9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高于对照组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康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用葛根素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从皮肤病及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及特性、延续性护理服务对皮肤病的影响、病人信息化管理、延续护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及应用、以病人的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服务、皮肤疾病延续性护理服务的发展建议等方面对皮肤病延续护理服务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140例小儿感染后咳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睡眠质量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嗜睡、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而对照组为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效果显著,有利于咳嗽的快速控制,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肝动脉化疗栓塞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20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法行肝动脉栓塞化疗。以呕血和/或黑便结合内镜检查结果作为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分析出血的相关因素并进行护理。结果3l例患者(14.9%)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B级的患者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导管插至腹腔动脉者或肝总动脉者上消化道出血显著多于插至肝固有动脉或肝左、肝右动脉者;化疗药物用量较大以及合用栓塞剂者出血发生率较高。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动脉化疗栓塞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患者肝功能分级、导管插入血管位置、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用量等因素有关。针对以上因素。改进操作并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有助于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2.5%~12.0%,新生儿期发病率为1.1%~2.6%,婴幼儿期发病率为10%~12%,在体重<1000 g的早产儿中发病率高达30%,男女比例为1:2 ~5[1].婴幼儿血管瘤有自限性特点,大部分可自行消退,但少数发展迅速,特殊部位及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的血管瘤需要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