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神经科疾病之一,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1].超早期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有可能较大幅度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国际上关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研究有很多.2008年发表的欧洲合作组急性脑卒中研究Ⅲ(ECASS-3)[2]将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由原先的3h提高到4.5h.但是,由于担心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尤其是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致使国内相当多的基层医院,甚至部分地区级医院尚未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因此溶栓治疗前对可能导致出血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溶栓后出血风险进行预测,即能充分考虑溶栓后出血高危人群的治疗策略,同时又会更积极地把出血风险小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rt-PA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患者心理应激状态, 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为术后康复护理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在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血管外科接收的9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心理应激程度将其分为心理应激障碍组和正常组各45例, 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等, 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9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患者平均年龄(65.38±3.44)岁、性别男65例、女25例, 手术时长(110.42±5.35)min、SCL-90得分≤160分45例, >160分45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家庭关怀度(APGAR)、疾病知晓是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患者心理应激障碍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疾病知晓差、睡眠质量低、家庭关怀度不足等均为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发生心理应激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分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和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spontaneous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CCF),因临床症状及体征复杂,极易误诊.我们收集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28例CCF,分别进行讨论,对我们以后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华燕 《现代养生》2014,(20):121-121
目的:研究分析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用于胸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3.06-2014.06期间接收诊治的16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CT增强扫描检查确诊。均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加以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支架置入术成功,手术后即刻造影,14例患者未发现内漏,2例患者出现少量的内漏。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真腔显著性扩大,远端分支、降主动脉供血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发现,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真腔均有所扩大,2例造影有少量内漏者,没有加重;14例患者近端夹层动脉已经消失,在假腔中出现血栓。结论: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用于胸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5.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发性脱髓鞘疾病,是脱髓鞘综合征的一种,由Adams等人于1959年在慢性酗酒患者中首先发现并报道,病理上,它被定义为桥脑基底部中央区域发生对称性的髓鞘脱失改变,而神经细胞与轴突则相对完好~([1]).  相似文献   
6.
7.
多巴胺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功能,我们已经知道帕金森病与其功能障碍有关。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亨廷顿舞蹈病(HD)中也存在多巴胺系统功能障碍,特别是纹状体内突触后多巴胺受体的丢失,且突变huntingtin蛋白与多巴胺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联系,本文就多巴胺系统与HD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分水岭脑梗死(CWI)是指发生于脑的两条及以上主要动脉分布区交界处的脑梗死,可见于大动脉皮层动脉之间、皮层支和深穿支之间,以及深穿支和深穿支之间的边缘带,又称边缘带脑梗死。它约占所有脑梗死的10%,多认为与低灌注有关,而上消化道出血是引起低灌注的常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2008年8月到2011年8月收治的10例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分水岭脑梗死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华燕  徐俊  谢江文  苏立静 《现代实用医学》2013,(12):1420-1420,F0004
患者,男性,64岁,因“被人发现神志不清3h余”入院。入院3h余前被人发现躺在地上,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呼吸存在,无抽搐,周边无呕吐物。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殊。否认烟酒嗜好,否认中毒病史。入急诊时患者呈昏睡状态,生命体征尚平稳,查头颅CT(封四彩图10)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右肺多发结节,血糖5.07mmol/L,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宁波市鄞州区居民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发现导致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脑梗死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鄞州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体格检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将临床上已确诊脑梗死病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1的原则为每例患者设置一个研究对象为对照组,然后对脑梗死发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两组均进行吸烟、饮酒比较,相比较结果以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比较发现,文化程度越高,脑梗死发生率也越高,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离休人员、工人及失业下岗人员、务农人员为脑梗死保护因素,比较分析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压用药史及近两周是否用药比较发现,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甘油三酯、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血清脂蛋白高为居民泛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认为,文化程度(OR=1.552)、冠心病(OR=2.381)、舒张压(OR=1.072)为脑梗死患者发病高危因素。结论分析结果显示,导致鄞州区居民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较多,需根据该地区居民发病特点实行干预,以及早发现危险因素,提高人们对诱发脑梗死危险因素的认识,进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脑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