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26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辞达而已"的语言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言语简约,一句“辞达而已矣”曾引起后人的极大关注。后世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辞达”,见仁见智。就语言的运用而言,“达”指表达、传达,也可指畅达、通达,还可指理解上的通晓、明白;它不刻意求“工”,但也不反对文饰。孔子的言语理论和言语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孔子的“辞达”,绝非单一的传达、表达或通达、明白之意,而是“达其所欲达以期于达”的简略表述;它涵盖了言语动机、方式方法、目的效果等多个层面,蕴含了传情达意、表达流畅、兼求修饰、通晓易懂等多个意思。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学者们普遍认为,汉字学意义上的隶书包含了分书,蚕头燕尾、波磔明显的分书是隶书成熟的标志.而实际上,人们日常所称、所见、所写的隶书,却都是蚕头燕尾、波磔明显的汉字书写形态--分书.仔细考察隶书与分书的产生、发展过程,对照出土的历史资料,我们发现,隶书和分书各有自己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形体结构和书写特点,是两种不同的字体.与小篆、分书相比较,主要书写于简牍上的隶书平直简易,是本源意义上的隶书,我们可命之为简书.只有这样,才可避免隶书称谓和使用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3.
荀子以孔子为师,其立言修辞思想与孔子总体上一致,但比较而言,荀子对立言修辞更重视,其认识更全面,阐述更深入.荀子对孔子的立言修辞思想有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具体表现在立言修辞的态度、立言修辞如何适合题旨情境、修辞美学的取向、立言修辞的标准以及话语理解五个方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使然,一方面是孔荀不同的言语风格所致.孔子言简意赅、“微言大义”,荀子旁征博引、雄辩滔滔,他们对立言修辞的认识和见解深刻且富有创见,展现了一代哲人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4.
语感作为一种能力 ,有着高低之分 ;语感能力的高低则决定着编辑加工稿件的速度和质量。编辑的语感能力主要包括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和修辞感等。身为编辑 ,应学习、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敏锐的语言直觉。具体说来 ,编辑要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 ,一要广泛阅读 ,及时学习新知识 ,勇于接受不同风格的言语表达方式 ;二要反复默读、诵读 ,培养自己的语感能力 ;三要勤于写作 ,勤于写作是提高语感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避讳既是一种民俗 ,又是一种修辞方式 ,在我国绵延数千年 ,历史悠久。它最初产生于尊祖敬宗的需要 ,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特有产物。这一民俗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通过不断地去粗存精留传至今 ,成为一种力求表达婉转平和的修辞方式。它的存在和运用 ,体现了人们趋利避害的精神追求 ,体现了社会文明的程度 ,所以它是交际的需要 ,更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淮南子>虽是一部哲学著作,但对语言及语言的运用也有深刻的认识.<淮南子>作者认为,语言是向他人传达自己思想观点、感情态度的,不能妄加运用.既要注意赞誉或诋毁之言所产生的后果,更要围绕主题、根据实际言说,做到有的放矢;要善于揣摩听者的心理,有针对性地规劝进谏,做到"投其所好";要看清对象,选择恰当的言说方式,做到"量枘纳凿".另外,还要把握合适的言说时机,做到"时然后言".只有如此,才能收到较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7.
汉字初创时的象形特征非常明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汉字字体不断改变,由甲骨文至金文至小篆,其象形特征日渐消失;汉字字体演变为隶书、楷书后,其象形特征基本消失。在字体的演变过程中,汉字的笔画形态、部件的组合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甚至是部分汉字的意义发生了不同性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汉字的构形理据,并使其产生某种程度的改变。考察我国目前使用的通行字,我们发现,它们有的完全保留了汉字初创时的构形理据,有的部分保留,有的丢失了构形理据,有的则根本找不到构形理据。构形理据的保留或部分保留是汉字发展演变的必然,但构形理据的丧失或根本找不到构形理据则与人为地改造汉字、构造新字有关。  相似文献   
8.
编辑的文化选择 ,决定着文化传播的质量 ,并对文化主体的文化选择起着不可或缺的教育引导作用。研究编辑选择文化的过程、标准 ,有利于充分发挥编辑的文化选择功能。  相似文献   
9.
桂馥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字学家、书法家、篆刻家,《说文》四大家之一。他嗜好金石,精于篆隶,善治《说文》,并以此为基础,广交天下学人。其中相交久、相知厚者之一,为济南历城周永年。二人切磋问学,一起创办借书园,一起纂修《四库全书》,相识相交近30年,直至周永年辞世。他们共同筹办的借书园,在中国图书馆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高考中实行标准分数已是大势所趋。在广东近十年试点的基础上,1994年又相继有陕西、河南等省进行了试点。国家教委及时进行了总结,连续发文,要求尽快推行标准分数报告制度,态度积极又谨慎。山东、广西在考务管理各项指标达标后,于1996年积极响应,正式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