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本文利用AVL公司Glide软件在280机车用活塞环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活塞环外圆面型线、弹力及闭口间隙等参数,分析其对活塞环组动力学性能(窜气量、环间压力及油膜厚度等)及机油消耗的影响并进行比较,为活塞环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冷榨法、索式提取法、亚临界丁烷萃取法对接骨木籽油得率、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接骨木籽为原料,采用冷榨法、索式提取法和亚临界丁烷萃取法3种方式提取接骨木籽油,参考国家标准测定其理化指标与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利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3种提取方式中,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的得油率最高(28.8%),索式提取法次之(27.6%),冷榨法最低(18.8%);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所得的接骨木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最低,碘值最高;3种不同提取方式所得的接骨木籽油脂肪酸组成相似,主要成分为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所得的接骨木籽油的亚麻酸含量最高,为46.94%;3种提取方式所得的接骨木籽油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但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冷榨法与索式提取法。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对接骨木籽油的品质存在一定影响,亚临界丁烷萃取法对接骨木籽油有较高提取率,所得油脂品质较好,是提取接骨木籽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人工成孔连续墙的技术特点和施工技术及其在某工程中的应用,拟使大家对人工成孔连续墙这一技术有一概括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流变特性对煤泥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管道设计及输送至关重要。通过采用管流法和旋转法测定洗煤泥的流变特性,探究了含水率、剪切速率、剪切时间等多种因素对煤泥流变特性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流变特性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洗煤泥的剪切应力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含水率对高浓度煤泥膏体的流变特性影响更加显著。含水率为27.6%的煤泥膏体属于宾汉性流体,而含水率为31.2%和35.3%的煤泥膏体属于屈服假塑性流体。剪切时间对含水率为27.6%的洗煤泥流变特性影响更加显著。通过比较管流法和旋转法测得的煤泥流变特性,发现两者在含水率对煤泥流变特性的影响上呈现相同的规律,但所测数值有较大差异。管流法可以提供管道泵送过程中的单位管长压降,对煤泥输送管道的设计更具指导价值;旋转法可提供剪切时间对煤泥膏体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有助于获取合适的搅拌预处理方案。将两种方法结合评估煤泥的流变特性,对煤泥炉前泵送管道及方案设计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提出适用纸盒类液体灌装机变更包装规格时出现的浪费现象出发,在阐述其结构与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部分改进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某洁净医药厂房的空调自控系统为例,对净化厂房空调自控系统的方案和施工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7.
热解是煤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硫的控制是煤泥热解利用的重要环节。为探究电石渣对煤泥热解中硫释放特性的影响,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利用Setaram Setsys同步热分析仪在N2气氛下研究了煤泥原样及电石渣添加量(电石渣在电石渣煤泥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40%,50%的电石渣煤泥混合物在0℃~1 000℃的热解特性,并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获得了反应级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同时采用等温热分析法,利用管式炉固定床反应器,对煤泥原样及电石渣添加量分别为10%,30%,50%电石渣煤泥混合物在550℃,650℃,750℃和850℃下恒温热解的硫释放规律进行研究,并利用Labinao硫释放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获得了样品热解过程硫的释放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电石渣添加量的增加,电石渣煤泥混合物最大质量变化速率明显提高,从0.57%/min显著升高至2.49%/min,电石渣促进煤泥热解挥发分的释放;随着温度升高,硫的释放逐渐升高,样品中无机硫逐渐从FeS2分解为Fe...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