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A186型梳棉机锡林前,后固定盖板的使用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生产需要,提高梳棉老机分梳效能,我公司对A186型梳棉机进行了技术改造,在锡林部位加装了前、后固定盖板,提高梳棉机对纤维的梳理度,起到梳理自调和质量自控的作用。一、固定盖板的选型近年来,国内相继引进了一些国际先进水平的梳棉机,如瑞士立达公司的C4型、德国特吕茨施勒尔公司的DK76O型、英国克劳斯劳尔公司的MK3/SO型等。我国对随机固定盖板进行了消化吸收、研制和生产,使固定盖板的生产得以迅速发展,型式也较多,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金属锯条加工后冲成齿段,加以编排组合在铁骨上,用无齿边夹包合,二端…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梳棉机刺辊除杂效率,降低生条和成纱棉结杂质,近年来各棉纺厂对小漏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小漏底弦长由203.2mm缩短到127mm,材料由镀锌铁皮改为变形较小的不锈钢铁皮,形式由全网眼式发展到平弧板网眼混合式,尘棒网眼混合式、尘棒光板混合式等,漏底圆弧半径也由130mm发展为曲率半径与之相对应的渐开线圆弧段。现对各种小漏底规格、形式与刺辊落棉的关系粗略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盖板针布是梳棉机的主要分梳元件之一。盖板针布的磨砺是梳棉“四锋一准”的重要内容,盖板针布针齿薄,穿刺能力强,几经平磨后针尖变厚,穿刺性能差,虽然平整度不断提高,针锋也较磨前有所改善,但由于高速度、紧隔距、强分梳对盖板锋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仅靠平磨提高锋利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侧磨来提高针尖的细度。本厂所采用的侧磨机是由普通磨盖板机改装而成的。长砂辊改为往复磨辊,其磨头是用内径116毫米,外经180毫米,厚度0.5毫米,180粒度的侧磨片平行集装而成,磨辊速度1250转/分,11分钟往复一次。用踵趾板压磨,  相似文献   
5.
一、拖板单向运动机构的改进 AU161型包磨刺辊机原设计拖板运动,由丝杆传动拖板上的蜗轮而单向运动的,复位时,需要手工摇动返回。由于磨砺是单向进行的,容易在齿条一侧产生毛刺,难以保证磨砺质量。为解决存在问题,我们作了如下改进。 1.用往复磨辊上的菱形丝杆替代原螺纹丝杆。 2.在拖板右侧丝杆上方位置加装一只导向器。导向器由导叉、换向柱、调节盘和高度限位盘等组成,其结构如图1。导向器必须具备  相似文献   
6.
朱伟才 《棉纺织技术》1993,21(12):50-51
我公司A186型梳棉机经过20多年的生产运转,设备已经老化,锡林、道夫轴和键槽磨损日趋严重,致使道夫轴上平键在键槽内滑动,造成手轮拉不动,道夫与剥棉装置回转不同步,给保全保养及运转操作带来诸多不便。既影响设备状态,又使棉网和生条条干质量难以受控。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轻型三角挂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挂篮的设计方案,提出了挂篮的设计原则,分析了挂篮结构的主要技术特征,并进行了挂篮主桁内力的计算,归纳了挂篮的主要特点,指出本套挂篮是以通用性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提高了挂篮的使用次数,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A186C型梳棉机安装附加分梳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才 《棉纺织技术》2002,30(10):17-21
介绍了A186C型梳棉机附加分梳件的齿形与结构、测试与分析、使用与维护等情况 ,提出梳棉机不同部位安装附加分梳件有其各自的作用 :刺辊预分梳板有效提高棉束分离度 ,锡林后固定盖板对棉束进行预梳理 ,而锡林前固定盖板则是对梳理区的纤维层进行补充梳理 ,改善棉网内在质量。指出梳棉机安装附加分梳件是增加梳理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先后进口相当数量的外棉,外棉中含醣量较高的是苏丹棉,其贝氏余液呈深土黄色,含醣级别在4.5级以上,可纺性较差。我厂对苏丹棉采用微生物处理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尚有部分醣渣残留在原棉中,粘、缠罗拉现象也常有发生。给棉板分梳面上的附着物仍较厚。由于这些附着物呈不均匀分布,致使给棉板与刺辊隔距难以保证。为  相似文献   
10.
朱伟才 《四川建筑》2013,33(1):152-153,156
近年来在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加固技术,文章着重对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旨在引导正确的施工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