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国产纯生啤酒的质量稳定性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发现,国产纯生啤酒的货架保鲜期比相应熟啤酒延长了10%20%,但与国外品牌啤酒的保鲜期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纯生啤酒经常会遇到泡持性下降的问题,运用特殊合成的底物从泡持性较差的啤酒中检测出很高的蛋白酶 A 活性;纯生啤酒灌装后的蔗糖转化酶活性在保存三个月后仍保存80%以上的酶活,五个月后检测仍能保存60%以上的酶活;外加葡萄糖氧化酶会造成啤酒中葡萄糖含量的异常增加,采用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加入葡萄糖氧化酶啤酒的蔗糖转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温瓶温度升高对蛋白酶 A 和蔗糖转化酶活性能产生类似的作用,蔗糖转化酶活性对温度升高的抵抗能力稍高于蛋白酶A,在蛋白酶 A 失活的临界点,蔗糖转化酶仍能保持约30%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异维生素C钠作为一种抗氧化剂、保鲜剂,具有氧化速度慢,热稳定性好,价格低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啤酒行业中。本文对抗氧化剂异维生素C钠有效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重复性、精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种方法能够作为日常检测异维生素C钠有效含量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态顶空 气相色谱 质谱法 (HS GC/MS)对酒花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共分离和鉴定了 74种化合物 ,它们分别属于萜烯类碳氢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用归一法对所测酒花油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发现 ,萜烯类碳氢化合物占酒花油的 5 0 %~ 80 %左右 ,含氧化合物占 1 0 %~ 2 5 %左右 ,含硫化合物占 2 %以下。以酒花挥发性成分为基础对酒花进行聚类分析 ,既能寻找酒花的替代品也能够进行酒花品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11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首次发布,并于1994年重新修改后再发布的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的代号。它包括了从设计、开发,到生产、安装,直到服务等各个方面。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经贸活动中,需方对供方能否保持稳定的质量水平常常不放心,因此IS09O00作为最佳的质量监控厂式便很快风行全球。1992年欧共体开始。行只有取得IS09000证书的厂商才能与欧共体统一市场做生意的政策,紧接着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宣布类似的规定。如今全球已有7O多个国家的几万家企业获得了认证。我国也于1992年等同采用…  相似文献   
5.
论末来十年的啤酒酿造技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阳 《酿酒》1992,(5):1-3,22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发酵控制的角度,用“量”的概念阐述了如何合理、准确地控制发酵度的问题。实践表明,通过外观发酵度与实际发酵度之间的固定关系,可以确定外观糖度与酒精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简化预测手段,准确有效地预测和控制成品的酒精度和发酵度。  相似文献   
7.
啤酒中的乙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  吴永阳  张五九 《酿酒》2004,31(6):35-37
啤酒中的乙醛对啤酒的风味有重要的影响。对啤酒中乙醛的形成机理,影响乙醛含量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吴永阳 《酿酒》2003,30(5):42-44
综述了主要啤酒风味老化物质是5-羟甲基糠醛(5-HMF)与反-2-任烯醛的来源、检测方法.以及啤酒生产过程中控制其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未来酿造技术的发展,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主题。啤酒酿造作为一种古老的生化工程已经有三千多年历史。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前辈从没有忘记去改造和变革啤酒生产方法,应用最新的酿酒技术于生产实践中。从纯种分离与培养的发明应用、啤酒花代替香料、制冷机进入啤酒工厂、采用过滤技术处理啤酒等;到如今的锥型露天大罐发酵、硅藻土纸扳过滤啤酒、计算机全自动控制啤酒生产及应用新型酿酒  相似文献   
10.
HPLC内标法测定啤酒中氨基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邻苯二甲醛 (OPA) - 9-芴甲基氯甲酸酯 (FMOC)进行氨基酸柱前衍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氨基酸含量。并采用正缬氨酸 (NVAL)和肌氨酸 (SAR)分别作为一级氨基酸和二级氨基酸的内标物 ,从而校准和消除了由于操作条件的波动而对分析结果产生的系统误差。结果表明 :三个不同浓度梯度的氨基酸标准溶液线性关系良好 ;样品保留时间绝对误差小于 0 .1min ,重现性RSD值低于 4 % ;加标回收率均在 90 %~110 %之间 ,说明该分析方法准确、可信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