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三峡-成都水调自动化系统数据业务特点和数据双向复制的应用实施方案,针对实施过程中的数据的冲突、数据区域权限管理等挑战以及运行效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层设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建筑行业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也将高层设计列为建筑设计的重点。在高层设计中以房屋结构设计为基本原则,以保证居民的人身安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有利的保障。本文针对房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在高层设计中的应用做了进一步地探讨,并详细分析了房屋结构设计的原则在高层设计中的重要性,为高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型液压作动筒异响现象,互换性试验表明异响由其内部的弹簧引起。为解决液压作动筒异响问题,对液压作动筒的工作原理以及弹簧在压缩过程的受力进行分析后,提出弹簧改进设计方案。仿真结果及试验验证均表明,在工作过程中,改进后的弹簧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改进设计有较广的应用,对工程中出现的该类异响现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滤、大孔树脂、凝胶过滤色谱和半制备液相色谱对中华圆田螺肉的酶解液进行分离纯化,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为指标,制备抗氧化肽,并通过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MDA生成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分子质量1kDa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分离出的混合物抗氧化肽纯度达到90%。体外抗氧化活性显示,该抗氧化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ORAC均为最高,且ORAC与谷胱甘肽相比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小鼠体内抗氧化酶及MDA增加值的测定显示,除GSH-PX外,试验组与谷胱甘肽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试验所获得的抗氧化肽具有和谷胱甘肽相当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深层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蚌肉为原料,采用优化酶解工艺制备蚌肉肽。以螯合率为指标,对蚌肉肽的富锌工艺进行优化并评价其溶液保肝作用。结果显示,蚌肉肽—锌的最佳螯合工艺参数为螯合温度70℃,螯合pH 8.0,蚌肉肽与锌溶液质量浓度比21 (g/mL),螯合反应1.5h。该工艺条件下螯合率为58.55%;制备的富锌蚌肉肽保肝作用显著,当灌胃剂量为400mg/kg·BW时,SOD与GSH-Px的活性分别为(142.78±7.73),(258.16±8.52)IU/L。  相似文献   
6.
峡谷水道是琼东南盆地增储上产的重要目标,目前乐东—陵水凹陷峡谷水道探明天然气储量占全盆探明储量的70%。为揭示峡谷水道储层形成机理,利用岩石薄片、物性、扫描电镜、黏土X-射线衍射、包裹体等分析资料,研究了乐东—陵水凹陷黄流组峡谷水道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特征,明确不同区带成岩演化差异,确定峡谷水道成岩共生序列,建立峡谷水道孔隙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峡谷水道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解等多种成岩作用,现主体处于中成岩A期,成岩共生序列为早期黏土矿物析出→长石微溶蚀→石英次生加大并且长石强烈溶蚀→铁方解石、白云石胶结→石英及其次生加大边溶蚀→碳酸盐胶结物微溶,在崖城A/B区表现为"压实明显减孔,硅质—碳酸盐胶结减孔,长石、铁方解石溶蚀增孔"的演化特点,在陵水Z/X区呈"压实减孔,铁方解石胶结减孔,长英质溶蚀少量增孔"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标准和技术要求,结合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数据建库实际,分析目前以《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质量检查软件》为主的质量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建库质量控制的主要技术方法和措施,为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提供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8.
9.
阐述了燃气热水锅炉产生腐蚀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提出了对锅炉房系统进行局部改造,使锅炉保持较高的出水温度运行,用户端维持在另一个较低采暖水温度的双温位运行方法,旨在保证锅炉节能、高效运行的同时还从根本上解决了燃气热水锅炉的低温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邓明科  代龙  何斌斌  张阳玺 《工程力学》2021,38(1):52-63,99
为提高钢筋混凝土(RC)梁的变形能力,考虑在其塑性铰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代替普通混凝土。共设计6个剪跨比为3.6的RC梁试件,包含5个塑性铰区采用HDC的试件和1个RC对比试件。考虑HDC区长度、纵筋配筋率以及配筋方式和梁端配箍率的影响,研究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滞回特性、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结果表明:与RC梁相比,塑性铰区采用HDC后,试件的破坏形态由弯剪破坏向弯曲破坏转变,延性和耗能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纵筋配筋率、配筋方式相同时,在梁端塑性铰区采用HDC,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和极限位移角分别提高30%和53%,而同时采用HDC和箍筋时分别相应提高33%和76%;梁端局部采用HDC替换混凝土可减少箍筋用量;梁端塑性铰区的HDC长度对试件延性的影响较小。分别计算塑性铰区采用HDC梁在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极限荷载时的顶点位移,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