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日晒伤是由紫外线照射导致的皮肤损伤, 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现结合《日晒伤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对日晒伤相关内容进行延伸探讨, 旨在为日晒伤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思路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本文通过人体临床试验、小鼠实验和细胞实验观察蓝光致皮肤屏障损伤的表型特征,初步揭示高能蓝光对皮肤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纳入40名健康受试者,测量背部皮肤辐照蓝光(120 J/cm2)前后的经皮水分丢失(TEWL)值。将12只背部事先脱毛的清洁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照光组,照光组连续2周进行每日200 J/cm2的蓝光辐照后,观察小鼠背部皮肤的变化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皮肤表皮的厚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皮肤屏障功能蛋白的表达变化:丝聚蛋白(FLG)、角蛋白(KRT)1及KRT10。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蓝光辐照后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皮肤屏障功能基因的表达变化:KRT1、KRT10、KRT14、FLG、内披蛋白(IVL)及兜甲蛋白(LOR)。结果 :蓝光辐照24 h后,受试者皮肤TEWL值是辐照前的1.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2周的蓝光辐照期间观察到小鼠背部皮肤出现粗糙、脱屑及瘙痒等皮肤屏障损伤的相关特征表型;辐照2周后小鼠背部皮肤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照光组的皮肤屏障功能蛋白(FLG、KRT1、...  相似文献   
4.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问题。间苯三酚类成分广泛分布于陆地植物及海洋生物中,该类成分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其中不乏抗菌活性显著的新颖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间苯三酚类成分主要分布在桃金娘科及藤黄科植物中,该类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枯草芽孢杆菌、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对近30年来报道的230个间苯三酚类成分的抗菌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成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