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泌尿生殖道炎的病原检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炎多种病原学检查的意义。 方法 沙眼衣原体 (CT)抗原检查采用金标法 ,解脲支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的检查采用培养法 ,奈瑟淋球菌 (NG)的检查采用革兰氏染色法。 结果  10 0例被检者中 ,一种病原体阳性率 35 % ,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阳性率 2 9% ,总阳性率达 6 4 % ,一种和多种病原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82 7,P>0 .0 5 ) ;CT检出率为 16 % ,UU检出率为 39% ,MH检出率为 18% ,NG检出率为 30 %。 结论 泌尿生殖道炎患者解脲支原体和淋球菌的感染率较高 ,可同时由多种病原感染引起 ;对于此类患者有必要同时进行多种病原检查  相似文献   
2.
尖锐湿疣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皮损中郎格尔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LC)的特征性表型,探讨其在CA微环境中的功能状态。方法30例初发CA皮肤组织为标本,20例正常包皮为对照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标本中LC的CD1a、HLA-DR、S-100蛋白的表达,采用Motic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以及光学显微镜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并对不同蛋白分子标记的LC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Motic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以及光学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尖锐湿疣皮损中CD1a( )LC数量、表面标志物蛋白表达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100( )LC、HLA-DR( )LC数量、蛋白表达密度则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 )LC/CD1a( )LC比值为0.082±0.06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CA皮损表皮中CD1a( )LC、S-100( )LC、HLA-DR( )LC的平均灰度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A皮损表皮中LC上CD1a与HLA-D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CD1a( )LC、S-100( )LC以及S-100( )LC、HLA-DR( )LC两者之间无线性相关性。结论CA皮损中存在不同标记的LC,这些不同标记的LC的数量和其表面标记蛋白的表达密度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提示:CA微环境中LC功能异常是HPV致病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长沙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性病门诊患者中支原体的感染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药物选择参考.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法对181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181例患者中有79例分离出支原体,分离率为43.6%,其中Uu阳性占26.5%,Nh阳性占3.3%,混合感染占13.8%;女性支原体分离率显著高于男性(58.6%vs 36.6%,χ2=6.91,P<0.01);女性混合感染率亦明显高于男性(22.4%vs 9.8%,χ2=4.29,P<0.05);阳性患者主要分布于20~39岁年龄段;支原体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84.8%、44.3%、30.4%、22.8%、19.0%、15.2%、11.4%和2.5%.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其次为Uu Mh混合感染;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支原体感染率与性活跃程度有关.长沙地区治疗支原体感染首选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及阿齐霉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观察5-氨基酮戊酸(5-ALA)联合强脉冲光(IPL)光动力疗法(5-ALA-IPL-PDT)对成纤维细胞分泌表型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机制.方法:成纤维细胞接种至培养板,采用不同浓度的5-ALA处理细胞2 h后给予不同剂量的IPL辐照.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观察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相关家族成员[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的蛋白磷酸化水平.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水平的变化.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IPL+ALA(0.5 mmol/L)组、IPL+ALA(1.0 mmol/L)组,MMP-1浓度分别增加94.7%和111.4%,而TGF-β1浓度分别降低34.8%和39.1%(P < 0.05);②IPL+ALA(0.5 mmol/L)组与IPL组比较,ERK、P38和JNK分别增加113.1%、36.1%和67.3%(P < 0.05).结论:5-ALA-IPL-PDT可刺激MAPK家族分子(ERK、P38、JNK)的活化,诱导成纤维细胞MMP-1的分泌,而抑制TGF-β1的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 RCM)检测面部皮炎患者蠕形螨感染情况并分析其与皮损表现类型的相关性。方法:皮肤科门诊收集考虑合并蠕形螨感染的面部皮炎患者,使用RCM检测皮损处毛囊蠕形螨感染数量。Spare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蠕形螨感染数量与各种皮损类型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381例患者(男83例,女298例),男性患者蠕形螨阳性率为74.7%,女性阳性率为72.8%,总阳性率为72.7%。Spareman相关分析提示蠕形螨感染数量与红斑相关系数为0.357(P<0.01),与鳞屑相关系数为0.365(P<0.01)。结论:红斑、鳞屑皮损毛囊蠕形螨数量更多。  相似文献   
6.
7.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在硬皮病模型小鼠真皮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博来霉素诱导硬皮病样改变.方法 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日分别于背部皮下注射0.1mL博来霉素(300μg/mL)和0.1mL生理盐水,共4周.然后取背部皮肤行组织病理检查及真皮厚度测量,比色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原位杂交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细胞及RT-PCR法测定α1前胶原(pro-COL1A1)和CTGF mRNA表达量.结果 模型组小鼠皮肤表现出典型的硬皮病改变,其真皮较对照组显著增厚(P<0.01),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1);CTGF mRNA阳性杂交信号主要分布于真皮成纤维细胞胞浆中,模型组CTGF和pro-COL1A1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分别<0.05和0.01);模型组皮肤羟脯氨酸含量与pro-COL1A1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而pro-COL1A1 mRNA又与CTGF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博来霉素可能通过上调成纤维细胞CTGF mRNA表达而增强pro-COL1A1 mRNA表达,最终导致皮肤胶原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10年药疹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近 10年来临床用药与药疹发生以及药疹类型的关系。方法 :运用循证医学原理 ,选择权威专业期刊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并进行人工查阅 ,收集有关药疹的文献 ,删除其中不能明确致敏药物的病例 ,按药物与疹型关系进行列表、分析。结果 :收集到致敏药物明确的药疹 32 85例 ,致敏药物中抗生素类药物所占比例最大为 4 2 .2 5 % ;药疹类型中发疹型最多为 2 9.38% ;致敏药物与药疹类型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中国近 10年药疹发病情况与过去相比 ,在致敏药物与药疹类型方面都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EtNBSe(5-ethylamino-9-diethylamino benzo[a]phenoselenazinium chloride)联合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及分泌表型的影响。方法:成纤维细胞接种至培养板,采用不同浓度的EtNBSe处理细胞2h后,给予同一时间剂量的红光辐照,MTT法检测细胞的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的变化。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细胞接受EtNBSe-PDT处理后,EtNBSe(60、120pM)组有增殖活性(P0.05);(2)与空白组比较,EtNBSe(60、120pM)组,TGF-β1浓度分别增加28.57%和45.11%(P0.05)。结论:EtNBSe-PDT可促进体外生长的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诱导成纤维细胞TGF-β1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