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麻风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建国以来福建省麻风流行情况的分析,揭示全省麻风流行特征和取得的成绩.方法采用马海德编著的<麻风防治手册>中的要求统计各项指标.结果①5年平均年发病率、发现率从1955~1959年的7.82/10万和12.31/10万分别下降至1990~1994年的0.36/ 10万和1995~1998年的0.33/10万;②患病率由1959年最高年代的0.65‰,下降至1998年0.00 7‰,流行范围缩小;③随着年代的推移,发病年龄向高年龄组转移,少年儿童发病率显著下降;④型比在年代分布呈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男性型比一直高于女性;⑤随着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新发病例病期缩短和畸残率降低.结论建国以来福建省采用的麻风防治策略正确,防治措施得力,该病的流行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足底溃疡是麻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也是造成社会歧视病人的主要原因。我们对52例复杂性麻风足底溃疡综合防治二年,效果良好。其中男性35例,女17例;年龄28~60岁,平均41岁;溃疡共70个,其中跖骨部57个,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法对老年人胃肠术后胃肠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胃肠外科收住的90例老年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经皮穴位电刺激上巨虚、足三里两穴,每穴每次10 min,每天2次。治疗组治疗结束后1 h开始监听两组患者的肠鸣音,并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恢复全流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消化道症状等。术后1周评估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恢复全流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出现消化道症状的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和中医证候疗效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刺激法可以促进老年人胃肠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胃肠功能恢复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福建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745万,现有麻风患者1723名,患病率已降到0.06‰。1982~1986年间新发现的麻风病人122名,其中男885,女340(2.61);I14(1.1%),TT696(56.8%),BT72(5.9%),BB47(3.8%),BL117(9.6%),LL279(22.8%),多菌型与少菌型的比值为0.57;病期2年内的647(52.8%),2年以上的578名(47.2%);有畸残的175名,其畸残率为(14.3%。) 1986年与1981年相比,患病率下降50.3%;近5年比上5年的平均年发病率下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共发现0~14岁的儿童麻风3299例,其初发部应以下肢最多见(34.7%),其次为上肢(25.1%);多菌型以头面部多见(30.1%),初发损害性质以浸润或红斑为多;少菌型以红斑、色素减退斑和斑块多见。儿童麻风发病与人口中麻风的流行情况相伴,即儿童发病数与当地麻风的发病率、患病率呈正相关。少菌型儿童麻风被发现时,有单个皮损者占32.5%,病期在2年以内者占42.95%,两者都高于成年麻风。再者儿童麻风的畸形率(17.4%)低于成年麻风,这都表明儿童麻风较容易早期发现。儿童麻风治愈平均所需时间,多菌型为86个月,少菌型为54个月,复发率为1.8%。  相似文献   
6.
7.
麻风基本消灭后的新情况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院江植霖郑代南余碧英张剑锋福建省有9个地市、80个县市区,人口3237万。至1995年底累计发现麻风病人28837人,是我国麻风重流行省份之一;通过综合防治,到1995年底仅有现症病人255人。从1983年...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境内山丘多,平原少,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680万、设有九个地(市)、67个县(市)。三十多年来举办省级专业训练班16期,层层培训,建立了省地县及乡四级麻风防治网及一支近600名的麻风防治队伍、开展了五次全面调查及多次重点地区复查,发现麻风患者27,058人,采取在家与住院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临床治愈19,057人,复发率为2.4%,加上自然死亡等原因减少外,尚有现症患者2,155人,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患病率:以1958年为最高峰,现症患者有10.029例、患病率0.64‰,至1968年降为0.5‰,1982年降到0.1‰以下。1984年的现症患者2,155例,患病率0.08‰,与1959年相比下降88%。地区分布:本省麻风主要分布于福州以南的沿海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在过去30余年中共发现麻风病人27,506例,到1986年底还有活动性病人1,723例,流行率为0.06‰,比过去降低了90.3%。病人发现率也降低了91%,发病率降低了87.8%。儿童发病率从2.13/10万降到0.09/10万。发现时病人的年龄已趋向老龄化。这一切表明该省的麻风流行已得到控制。由于发现时患者的病期己变短,早期病人的比例增加(由28.3%增到52.8%),有残疾的已从31.2%减到18.4%,只有一块损害的少菌型的比例已由9.4%增加到16.5%,推算到1995年全省将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近15年新发现麻风病人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福建省辖 9个地市 ,83个县、市 (区 )总人口约 3 30 0万 ,原是麻风病流行较重的省份之一 ,累计发现病人 2 92 30例。近15年新发现 2 139例 ,其中男女之比为2 .34:1,多菌型占 2 6 .35 % ;发现时平均年龄为 38.2岁 ;平均病期 3.6 8年。1 资料和方法资料来源于本省麻风疫情监测系统的有关数据。对病人个案资料进行详细整理 ,将时间分为 1985~ 1989年 ,1990~1994年 ,1995~ 1999年 3个年段 (即前、中、后 ) ,对发病年龄及发现方式等进行分析。2 结果 见表 1、2、3、4、53 讨论3.1 近 15年来 ,前、中、后 3个年段中新发现病人绝对数、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