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1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穗颈节间组织与籽粒充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本文用7个不同穗型的中稻品种,研究了重穗型、中穗型、轻穗型品种的穗颈节间组织特性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结果表明:穗颈节间维管束数目,维管束、韧皮部面积,茎横切面、茎壁、髓腔面积,均是重穗型>中穗型>轻穗型品种.穗颈节间输导组织特征与空壳率的大小无关,但它是籽粒充实的重要前提和解剖学基础.穗颈节间茎的粗度、茎壁的  相似文献   
2.
1987和1993年分别用石蜡切片法对杂交中稻汕优63休眠芽幼穗分化发育的进程进行了显微观察,研究了它与头季稻生长发育和收获的关系,以及它发育成熟的天数和积温。结果表明,汕优63休眠芽伸长与幼穗分化发育开始于头季稻齐穗后7-10天。营养生产与生殖生长并进,穗发育由上而下开始分化。头季稻成熟期,休眠芽穗发育进程最高为雌蕊形成期,以倒3芽为最快;稳分化进程最低为第一苞分化期,以倒5芽为多。各节芽分化至齐穗期需38-45天,积温943.9-1050.2℃。芽长度的变化与穗分化进程无明显相关性。从芽穗发育进程规律来看,头季稻齐穗后15天为促芽肥最佳施期。头季稻成熟期适时收割确保再生稻安全结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杂交水稻新组合冈优12的组合特性及其高产技术途径。结果是:冈优12具有叶片宽大直立,功能期长,分蘖力中上,成穗率较高,大穗中粒,经济指数高等特性;其库容量大,源流不协调;结实率与产量存在显著相关,着粒数(在163粒以上)与产量存在显著负相关。高产技术途径是在保证足够穗数基础上,减少不实颖花数,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4.
稻米直链淀粉及其含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直链淀粉含量(AC)是影响稻米食用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综合了国内外水稻研究人员对稻米直链淀粉的研究成果,重点论述了直链淀粉的结构,理化性质;直链淀粉含量(AC)对稻米食味的影响,AC的遗传机制,相关性状,影响AC的环境因素,AC变化的机理,AC研究与测定方法进展,改善AC的措施以及AC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重穗型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以18个不同穗重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重穗型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及其与茎秆的物理性状、机械组织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重穗型品种单穗重大、产量高与其株高的适当增加密切相关。重穗型品种由于单穗重和株高的增加,弯曲力矩加大,但抗折力也明显提高,故而其茎秆抗倒伏能力并未降低。重穗型品种茎秆抗折力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水稻育苗专用无纺布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育苗专用无纺布是用于旱地育苗覆盖的专用产品,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透光等特性。覆盖育苗可提高身苗素质,在川西稻麦生态区,4月5日按40g/m^2芽谷播种,5月20日移栽,秧龄45-50d,每公顷栽插18万穴,施纯氮150kg,可增产3%-5%,同时可以减有苗期间的劳力投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消除农膜的污染,可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重穗型杂交稻冈优527的生理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重穗型杂交稻冈优527的一些生理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冈优527穗大粒多,输导组织发达,籽粒充实良好,后期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运转快而多。生产上在注重新期田管的同时,必须加强后期肥水管理,以防早衰;源、流、库较为协调。高产栽培的关键是提高有效穗数,高产栽培(产量>10.5t/hm^2)的综合农艺措施为:培育多蘖壮秧,本田栽植密度22.5万穴/hm^2左右,施N187.5-240.0kg/hm^2,施P2O5 75kg/hm^2,施K2O170-220kg/hm^2,氮、钾肥的穗肥比例应达30%-40%。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中熟组合强化栽培体系(SRI)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川西稻麦生态区进行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研究,首先要考虑结合耕作制度,选用具有较强感温性的杂交中稻中熟组合,通过迟播,旱育秧,幼龄(2叶)单苗稀植(9.0万穴/hm^2),控水等措施,全生育期131-132d,穗粒结构合理,比相同组合常规栽培增产6.4%-16.3%。比迟熟组合汕优63的SRI栽培增产3.8%-10.5%。可扩大示范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重穗型水稻光合作用、物质积累与运转的研究   总被引:52,自引:5,他引:52  
 以 18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重穗型水稻的光合作用及物质运转。结果表明 ,重穗型水稻在齐穗后的剑叶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中、轻穗型品种。其机理是剑叶的Rubisco活性提高及叶绿素含量增加 ;有在高、低光强、高温和低CO2 浓度下对CO2 较强的同化能力的优势 ,光合“午休”现象较轻 ,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显示其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气孔性状优良、气孔开度积 (单位面积气孔密度×气孔开度 )大 ,也是重穗型水稻净光合速率高的重要气孔因素。重穗型水稻抽穗后物质积累的优势明显 ,且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转化率也远高于中、轻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 早在七十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在农业上应用磁化水,对粮、油、烟草,蔬菜及豆类等作物,从浸种,灌溉等方面进行试验,其结果都表现出不同程度地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抵御不良自然条件,获得增产的效果。我们从1981年开始,先后用三年时间,对水稻“汕优2号”,“D优1号”、“珍珠矮11”等六个推广良种,用磁化水浸种及苗期灌溉,并与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