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两优383、丰两优9号、Y两优9918由丰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两优688、Y两优5867、Y两优2号由众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徽两优996、矮两优6号由宏民种业有限公司提供;广两优香66,由新天地种业有限公司提供;对照品种为丰两优4号。1.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范岗镇杨安村桐城市水稻所试验田中进行。试验田沙质壤土、肥力中等一致、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前作为冬闲田。1.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同田对比,不设  相似文献   
2.
籼型双晚杂交稻组合作再生稻表现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籼型双晚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在双季稻北缘地区(安徽桐城)作再生稻栽培,并与双季籼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10个组合再生稻头季全生育期133~142 d,平均137.3 d,产量7.62~10.41 t/hm2,平均9.18 t/hm2;再生季全生育期59~69 d,平均63.8 d,产量3.26~5.56 t/hm2,平均4.30 t/hm2;2季总产11.12~14.93 t/hm2,平均13.48 t/hm2。与双季籼稻2季产量相比,10个组合中有4个组合再生稻2季增产;10个组合再生稻2季经济效益均高于双季籼稻2季,每公顷多收入207~8 835元,平均5 426元。结果表明,在双季稻北缘地区选用丰源优358、隆平207、金优284等高产稳产、抗倒性强、穗形较大、母茎再生率高且再生穗多的双晚籼型杂交稻组合培育再生稻,不仅省工、省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产早籼新品种早籼11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籼118系安徽省桐城市水稻研究所、安徽向农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的早籼稻新品种,2010年9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国稻7号(内5优8015)系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用内香5A与中恢8015配组育成的三系高产优质新组合,具有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性强等特点,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Q优6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措施,主要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肥水运筹、综合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其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种植的优质晚籼水稻新品种,于2019年引进8个优质晚籼水稻新品种,并与对照品种"黄华占"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粤禾丝苗""桂农占""合莉丝苗""美香占2号"4个晚籼水稻品种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和产量水平,适宜在桐城市作优质晚籼水稻主导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7.
国稻6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用内香2A与中恢8006配组育成的中籼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3月通过国家审定。对国稻6号亲本重点是内香2A的特征特性进行了观察,提出了高产制种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安徽省桐城市种植的丰产性、抗逆性均较好的糯稻新品种(系),于2018年进行了糯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镇糯19""武香糯393""光明糯1号""皖垦糯2号"在桐城市种植,表现为产量高、抗性好、成熟期适宜,因此,这几个品种适合在桐城市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常规粳稻在安徽沿江稻区的特征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常规粳稻为试验材料,于2010-2015年在安徽沿江稻区的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试验基地,以杂交籼稻、杂交粳稻、常规籼稻为对照,对常规粳稻的特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粳稻具有茎秆矮壮、叶片挺直且短、穗形上翘或直立、穗短且着粒密的植株形态特征和足蘖中穗的经济性状特征;与籼稻相比,常规粳稻表现为感光性强、分蘖率弱,但成穗率高、花时迟,幼穗分化Ⅵ期前后和抽穗扬花期对高温敏感,中后期耐肥等特性。不同播期对常规粳稻经济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上,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常规粳稻随着播期的推迟表现为生物学产量逐渐下降而收获指数逐渐提高。试验结果表明,5月下旬播种、8月底至9月初抽穗的常规粳稻品种为安徽沿江稻区的优势品种,并提出了优势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三系杂交中籼高产组合Ⅱ优084,Ⅱ优明86的种植表现与植株特征特性的对比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