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1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10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设置不同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 3,GA3)喷施时期处理,研究了GA3喷施时期对不育系节间伸长和抽穗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GA3可促进不育系茎秆各部位节间伸长和植株增高,但对剑叶鞘长没有明显影响;稻穗破口期(穗尖刚露出剑叶鞘)是不育系喷施GA3的适宜时期,此时喷施GA3对促进顶1节间伸长、解除包颈和提高穗粒外露度的效果最好;破口前1d(穗尖距叶枕-3 cm)喷施GA3的效果次之,破口后1 d(穗尖抽出剑叶鞘3 cm)喷施GA3的效果较差;随喷施时期的推迟,中下部节间长和穗高逐渐缩短。对不育系群体而言,抽穗率10%-15%是开始喷施GA3的适宜时期,此时喷施GA3,不育系群体的平均穗粒外露度最高,包颈度最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12个DNA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浙江省近年来主要的44个常规水稻品种和54个杂交水稻组合,共检测到等位基因68个,每个标记2~10个;带型数共127种,每个标记3~18种;平均多态性频率0.752,变幅为0.567~0905。常规品种和杂交组合均表现为亚种间遗传差异明显、亚种内遗传差异较小,籼型遗传多样性高于粳型。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常规品种籼型为0.672,粳型为0.711,籼粳间为0.103,杂交组合籼型为0.636,粳型为0.669,籼粳间为0.343。聚类分析显示,以遗传相似系数0.618为阈值将常规品种分成6类,以0.601为阈值将杂交组合分成7类,且多数同类型品种或组合聚为同一类。  相似文献   
3.
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9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单季晚粳组参试品种为材料,探索建立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并与传统的移栽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与移栽式相比,直播式试验误差略小;同时,生育期缩短,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提高,产量水平提高,试验成本降低。另外值得重视的是,品种在直播式和移栽式区域试验中表现不完全一致,甚至明显不同或完全相反。表明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是可靠的、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两系杂交水稻选育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根据1994-2007年国家和省级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审定及推广情况统计资料,分析了中国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审定、不育系选育、主要性状表现和推广应用情况,表明中国两系杂交水稻选育与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下游稻区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组合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2001-2008年国家水稻品种区试、审定及推广情况统计资料,对长江中下游稻区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组合的比较分析表明,两系组合总体上产量高于三系、米质略优于三系、抗病虫性与三系相当,但不同熟期类型表现不尽相同;审定组合数、推广种植面积以三系为主,但两系审定组合数、推广种植面积及所占比率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微卫星标记分析我国南方常规水稻品种的遗传差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12个DNA微卫星标记对2005-2007年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23个长江中下游早籼、晚粳和华南早籼常规品种进行标记检测,结果共检测到等位基因47个,平均每个标记3.9个,变幅2~7个,多态性频率(FP)平均值0.632,变幅0.403~0.842。遗传差异分析表明:长江中下游早籼与长江中下游晚粳(平均遗传相似系数AGSC=0.036)、华南早籼与长江中下游晚粳(AGSC=0.125)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明显,长江中下游早籼与华南早籼(AGSC=0.449)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中等,华南早籼(AGSC=0.606)、长江中下游早籼(AGSC=0.682)、长江中下游晚粳(AGSC=0.761)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7.
我国常规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1991~2008年国家和省级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审定及推广情况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常规水稻品种审定、主要性状表现和推广应用情况,表明我国常规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呈现籼型相对弱化、粳型稳步发展的趋势。提出加强常规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水稻品种DNA指纹数据库的初步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前期研究建立的一套水稻品种DNA指纹检测技术体系,对2002-2006年浙江省主要的98个水稻品种、以及2007-2008年155个浙江省区试水稻品种(181个次,含26个续试品种)进行了DNA指纹检测,构建了279个次水稻品种×12个微卫星标记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系统分析了指纹库中各标记的多态性和品种的相似性.基于构建的指纹数据库,对所有品种的特异性及区试续试品种年度间的一致性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5组11个品种组内品种间特异性不明显,1个续试品种年度间鉴定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法在水稻DNA指纹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6个杂交水稻不育系、恢复系及组合为材料,初步建立了水稻品种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与常规凝胶电泳检测方法相比,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可以读出目标DNA片段的准确大小,检测数据更为精确,检测效率更高。常规凝胶电泳检测方法验证表明,利用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进行水稻品种DNA指纹鉴定,方法可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水稻籽粒农药残留的品种间差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8个生育期相近的常规早籼品种为试验材料, 测定了水稻籽粒三唑磷、毒死蜱残留量。结果表明,农药残留量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农药种类和籽粒不同部位中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三唑磷>毒死蜱,稻壳>精米。初步筛选出中早39、甬籼703和嘉育76等3个低农药残留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