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8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锌肥和不同遮阴程度互作对花生生长发育、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锌肥相比,施用锌肥能提高花生不同部位锌含量、增加叶片SPAD值,提高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减少花生病害的发生,平均降低7.1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增加19.4%。相同施锌水平下,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花生不同部位锌的含量和不同生育期叶片SPAD值以及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花生的发病率比不遮阴对照增加4.8、10.2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降低16.5%、10.0%。在30%、70%的遮阴条件下,施用锌肥的花生产量比不施锌的分别提高21.1%、25.0%。本试验条件下,施用七水硫酸锌30 kg/hm2,使花生具有较强的抗低温寡照能力及抗病性能,增产显著,可在花生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蒋朝龙  余琼 《畜禽业》2005,(4):26-26
本试验对樱桃谷鸭SM21型与SM型商品肉鸭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樱桃谷鸭SM2I型商品代在安宁河流域饲养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8周龄体重比樱桃谷SM型商品肉鸭增加377.5克,差异极显著(P<0.01);8周龄每增重1千克比樱桃谷SM型商品肉鸭节约饲料0.21千克,饲料转化率提高7.27%;饲养1只SM2I型商品肉鸭比饲养1只SM型商品肉鸭增加纯利润1.63元,养殖户增加纯利48%。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瘦肉型猪组合配套杂交方法和效果而进行试验。试验采用HN121(温氏杜洛克猪)、HN212(法系皮特兰♂×温氏杜洛克♀)为父本,以HN204(温氏大白♂×美系长白♀)为母本,对HN323(HN121×HN204)和HN424(HN212×HN204)两个组合配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N424组合与HN323组合相比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21日龄仔猪成活率、21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HN424组合仔猪的体重、背膘厚降低5.63%(P<0.05),瘦肉率提高4.95%(P<0.05),眼肌面积增大33.08%(P<0.01),肉色评分降低7.19%(P<0.05),大理石纹评分降低11.30%(P<0.01),滴水损失率提高10.63%(P<0.01),其他遗传性状差异不显著;HN424组合与HN204二元母系相比,日增重提高9.26%(P<0.05),背膘厚减少16.41%(P<0.01),料肉比减少8.02%(P<0.05);HN323组合与HN204二元杂交母系相比,日增重提高7.20%(P<0.05),背膘厚减少11.43%(P<0.01),料肉比降低5.35%(P<0.05)。说明采取四元杂组合和三元杂交组合均对“大×长”(HN204)二元杂交有显著的遗传改良作用,“皮×杜×长×大”四元杂组合可显著提高猪的瘦肉率、眼肌面积,但肉色、大理石纹、滴水损失率等肉质指标变差,建议在“皮×杜×长×大”四系组合配套杂交中加入能改良肉质基因的猪种。  相似文献   
4.
采用Carter荚膜群鉴定法,并参考Heddleston热稳定抗原鉴定法,对从安宁河流域分离的37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和中监所提供的C48-1株菌进行了血清学鉴定。37株菌中,鸭源32株,鹅源4株,鸡源1株。鉴定结果表明,有37株为荚膜A群菌,占97.4%,其中A∶5型34株,占89.5%,A∶2型3株,占7.9%;1株为荚膜B群菌,占2.6%。少部分菌株具有明显的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存在重理论讲授、轻学生思想转变、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在广泛关注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同时,围绕如何深化改革、注重实效、全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质量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西昌市某鸭场引进引5000只天府肉鸭,5日龄突然发生以肝脏肿大、质脆及肝表面有大小不等出血斑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达74.48%。 发病经过 刚引进的雏鸭体况良好,第5日晚突然发病,在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的情况下一夜便死亡758只,疫病发生后曾采取消毒,并口服青霉素1万单位/只和庆大霉素5000单位/只等措施,但均无效,至13日龄才完全停止死亡,整个病程共死亡3724只鸭。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了解河南省花生产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在花生典型种植区(豫南正阳县、豫西南方城县、豫东民权县及豫北清丰县)采集了122个土壤样品,比较并评价了各花生产区的土壤pH值及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锌含量的状况。结果表明,河南省花生产区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5.61 g/kg,92.62%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全氮、速效钾、有效硫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01 g/kg、120.48 mg/kg、35.60 mg/kg,分别有45.08%、36.07%、50.00%的土壤处于全氮、速效钾、有效硫含量缺乏水平;速效磷、有效铁、有效锌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7.92、90.58、1.16 mg/kg,分别有7.38%、1.64%、0.82%的土壤处于速效磷、有效铁、有效锌含量缺乏水平。从不同产区来看,豫南、豫西南产区土壤分别呈酸性、弱酸性,豫北、豫东产区土壤呈碱性;各产区有机质、全氮含量均偏低,豫南、豫东、豫西南产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高于豫北;各产区土壤速效磷、有效铁含量主要处于中等及丰富水平,具体表现为豫南、豫西南产区土壤速效磷、有效铁含量高于豫东、豫北产区;各产区土壤速效钾含量主要处于中等及缺乏水平,以豫东产区最高,豫北产区最低;豫南产区土壤有效硫含量较高,其他3个产区偏低;土壤有效锌含量大小顺序为豫东产区豫西南产区豫北产区豫南产区。因此,今后河南省花生产区应注重增施有机肥和钾肥,严格控制磷肥施用,同时要根据区域进行针对性施肥,豫南产区注意补施锌肥,豫东、豫北、豫西南产区注意补施硫肥。  相似文献   
8.
余琼  申学林  胡彦燕  姚曼  范广建 《中国猪业》2019,14(4):54-56,59
为了探索猪舍内空气的除臭减臭方法,提高饲养效果,采用薄荷提取物、马来酸等原料配制成环境除臭剂,选用60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8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头,对照组按照常规饲养,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喷洒除臭剂Ⅰ、Ⅱ、Ⅲ,每天喷洒1次,每次300 mL,进行1个育肥周期(120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舍内空气中氨气(NH_3)、硫化氢(H_2S)、二氧化碳(CO_2)、一氧化碳(CO)含量显著障降低(P<0.01),试验Ⅲ组降低量最多,猪舍空气中NH_3含量比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减少51.9%(P<0.01)、44.0%(P<0.01)、28.6%(P<0.01); H_2S含量分别减少45.5%(P<0.01)、 29.4%(P<0.01)、14.11%(P<0.01); CO_2含量分别减少42.3%(P<0.01)、31.9%(P<0.01)、16.7%(P<0.01); CO含量分别减少48.0%(P<0.01)、23.51 (P<0.01)、7.1%(P<0.05);试验Ⅰ、Ⅱ、Ⅲ组肉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9%(P>0.05)、8.5%(P<0.05)、11.0%(P<0.01),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饲料系数比对照组分别减少3.28%(P>0.05)、4.59%(P>0.05)和6.23%(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肉猪成活率均为100%。从以上结果可知,在猪舍中喷洒除臭剂可以显著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和臭味,有利于猪的生长和改善饲料转化效率,其中除臭剂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生物安全隔离区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提出的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新模式,主要阐述了凯里市的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应用情况,以期为山地生物安全隔离区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求适合河南省花生产区磷与有机肥合理的配施比例,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磷用量(45、90和135 kg/hm2)与有机肥用量(0.75、1.50和2.25 t/hm2)配施对花生产量及磷素吸收、土壤Hedley各磷素形态含量与分配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磷用量下,与2.25 t/hm2有机肥用量相比,0.75和1.50 t/hm2有机肥用量下,花生产量显著提高8.2%~11.8%,地上部干物质重显著降低17.1%~64.3%;相同有机肥用量下,增施磷肥显著增加花生地上部生物量,但对产量无显著影响。花生不同部位磷含量对磷与有机肥配施的响应表现为,中高量有机肥和磷肥处理分别显著高于低量有机肥和磷肥处理,而中量和高量有机肥、磷肥处理间差异因植株部位不同而异。土壤不同磷组分对磷与有机肥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活性磷组分(H2O-P和NaHCO3-Pi)和中等稳定性磷组分(NaOH-Pi和NaOH-Po)含量随磷肥与有机肥用量增加而增加,土壤稳定性磷组分(HCl-P和Residual-P)随磷肥与有机肥用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有机肥和磷肥对土壤磷酸酶的影响不同,增加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但增施磷肥抑制土壤磷酸酶活性。综合而言,磷肥与有机肥合理配施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花生各部位磷素含量、土壤活性磷含量及土壤磷酸酶活性,过量施用有机肥和磷肥均可造成花生营养生长过旺,产量下降,还不利于提高花生体内磷含量。本试验条件下在施用45 kg/hm2磷肥基础上配施0.75~1.5 t/hm2的有机饼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花生系统磷素营养,促进花生产量提高,可在豫南砂姜黑土花生种植区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