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进行气固、气液等两相流动研究时,要使用风机设备。风机及其系统产生的噪声高达105dB,并有一定的振动。而该套设备必须安装在实验室、办公室、教学楼内,为此研究了消声、隔振设计方案,降低了风机转动设备及其系统噪声与振动,达到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陈力哲  宋稚娟  邢春礼 《节能技术》2009,27(5):421-422,478
平行射流输运特性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对水平浓淡煤粉燃烧也有较重要的意义。本文实验研究了双平行平面射流动量、能量和质量输运,结果表明:速度分布表现为双射流相互吸引并最终汇合成单一射流;温度分布反映了冷射流为加热射流所卷吸;浓度分布反映了惯性力的占优作用。三种变量分布反映了动量、能量和质量输运性质的根本性区别。  相似文献   
3.
煤燃烧结渣特性判定法及测量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利用摄像机与计算机等设备代替昂贵的显微镜观察煤燃烧形态变化,作为判别煤的结渣特性的新方法,与热显微镜观测法进行比较,给出了用庐新方法观测10种煤是否结渣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4.
煤的结渣特性磁力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煤的物理特性研究煤灰结渣特性,煤中所含各类物质中,铁化合物具有最低的熔化温度,易在炉膛内燃烧中产生结焦。本文提出了一种根据磁铁对煤的磁力吸附百分比来判别不同煤种煤的结渣倾向的新方法,并对这种方法的机理和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这种方法实现了煤的结渣特性的现场快速测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的现状、发展趋势,然后结合实际分析了火电厂输煤系统工艺流程的特点及控制系统的要求,全文重点介绍了应用MODICON E984-685型可编程控制器对哈三发电公司200MW机组输煤程控系统进行程控改造的具体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410t/h贫煤锅炉灭火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2锅炉为四角切圆燃贫煤锅炉。锅炉燃烧稳定性差,经常在高负荷灭火,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为解决锅炉灭火问题,对锅炉现有燃烧器进行改造,采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同时对辅助设备进行调整。运行结果表明,采用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后,解决了锅炉高负荷灭火问题,实现了锅炉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低NOx排放的"风包粉"浓淡煤粉燃烧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提出了一种低NOx排放的煤粉燃烧技术──“风包粉”浓淡煤粉燃烧技术。分析了这种技术降低NOx排放的原理和技术措施,并指出这项技术在低NOx排放的同时,还具有低负荷稳燃、高燃烧效率、防止结渣和防止高温腐蚀的性能。介绍了这项技术的一些试验结果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激光相位多普勒粒子动态分析仪(PDA)的测量原理,对冷态模化的炉膛再燃区域气固两相流场的速度和粒子粒径、浓度进行了测量,研究了炉膛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在0.9时的再燃区的气固两相湍流流场的动力特性,分析了气固两相的速度分布、速度滑移以及颗粒数密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0.9时再燃区的气固两相流动及混合特性有利于形成均匀的还原场.  相似文献   
9.
煤粉燃烧型态结渣特性判定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利用简单照相设备来代替昂贵的效显微镜观察煤粉燃烧型态的变化,作为判别煤粉结渣特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准东煤热解动力学单一扫描速率法应用局限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提高单一扫描速率法在煤热解领域的实际应用有效性,以3种不同升温速率下准东原煤样品的热解失重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单一扫描速率法进行动力学计算,分析分段观点和失水脱气阶段失重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探讨能否得到准确且唯一的动力学3因子以及动力学3因子是否具有明确的理论意义等几个问题.结果表明:在分段方面的不同观点对高匹配度模式函数的类别及Arrhenius参数均具有显著影响,连续转化率观点下得到的表观活化能E明显低于独立转化率观点下的;当采用连续转化率观点时,排除失水脱气阶段的失重不仅影响其他阶段的区间划分,还将使E值降低;结合积分和微分法,在3个不同升温速率下分别匹配这两种方法,也不能获得准确且唯一的动力学3因子,因此动力学3因子的理论意义是有限的;失重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和模式函数的选择,对于动力学参数的评价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以动力学3因子解释热解机理时要十分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