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氮肥对南板蓝产量和靛玉红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施用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3种氮肥的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探讨了不同品种氮肥对南板蓝的产量和靛玉红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后南板蓝的产量和靛玉红含量都有明显的提高,3种氮肥中,以尿素处理效果最佳;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碳酸氢铵的经济效益指数最高。因此,尿素和碳铵都可作南板蓝的氮肥施用。  相似文献   
2.
巴东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国际国内客源市场,但随着三峡水位的升高,一些旅游景点被淹没,特别是神农溪景区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优化升级旅游产品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协作、加大促销力度,是巴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对南板蓝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南板蓝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磷肥对南板蓝的氮、磷、钾素的含量及氮、磷、钾素总量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钾肥仅对南板蓝的钾素含量及氮、钾素总量和产量有显著影响,有机肥仅对南板蓝的氮、磷素含量及氮素总量和产量有显著影响。通过多重比较确定了氮、磷、钾及有机肥的合理施肥量分别是48g/株的尿素、14~21g/株的普钙、3g/株的硫酸钾及80g/株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4.
针铁矿-高岭石二元体的微观结构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针铁矿-高岭石复合物,以其混合物为对照,分析了它们的微观结构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复合物中的针铁矿较好地包被在高岭石表面,而混合物中两固相之间的包被作用微弱。相对针铁矿和高岭石两单体而言,二元体中针铁矿和高岭石的主要晶面间距没有明显变化;复合物的孔体积增多、平均孔径减小,混合物的孔体积和平均孔径都接近两单体的平均值;两种二元体的表面分形度(D)增大,且D混合物>D复合物。红外光谱显示,二元体中≡Fe-OH的振动频率升高,而≡Al-OH、Al-O、Si-O和Fe-O的振动频率降低;高岭石与针铁矿胶结后,核磁共振波谱中29Si和27Al的化学位移均向正方向移动。根据波谱分析的结果推断,针铁矿与高岭石的胶结主要通过针铁矿表面≡FenOH2(n/2)+(n=1,2,3)与高岭石表面≡Si-OH、≡Al-OH02.5+等Lewis酸之间的阳离子交换、高岭石表面≡Si-O-和≡Al-OH0.5-与针铁矿表面铁羟基(≡Fe-OH)间的阴离子交换以及高岭石表面O与针铁矿表面Fe间的配位等作用而实现,其胶结力主要为氢键和静电引力。复合物中≡Fe-OH、≡Al-OH等主要基团的振动频率以及29Si、27Al的化学位移的漂移均大于混合物中的变化量,说明复合物中针铁矿与高岭石间的胶结强度大于混合物中两固相间的胶结作用。  相似文献   
5.
南板蓝的营养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板蓝Baphicanthus Cusia Bremek进行田间种植试验,研究其营养特性及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南板蓝植株养分含量N>K>P,南板蓝不同器官养分含量叶>植株>茎>根,在不同时期,随着南板蓝生长期的增长植株内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施肥对南板蓝养分含量影响明显;种植密度越稀南板蓝植株N、P素含量越高.N、P、K都显著影响南板蓝产量,其增产效应N>P>K,N、P、K肥用量适宜组合为N素27~33kg·667m-2,P2O5为12kg·667m-2,K2O为10.5~12.0kg·667m-2,最佳种植密度为50cm×50cm.南板蓝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根瘸病,虫害主要有菜青虫.  相似文献   
6.
魏世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018-3019
调查了恩施山区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现状、特征,分析了造成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氟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许海娟  王锐  魏世勇  方敦  杨小洪 《土壤学报》2019,56(6):1381-1389
制备了蒙脱石-针铁矿复合体(Mt-Goe)和蒙脱石-非/弱晶质氧化铁复合体(Mt-HFO),研究了它们的结构、表面性质及其对无机磷酸盐(Pi)和植酸(IHP)的吸附特性。结果显示,Mt-Goe中少量羟基铁离子进入了蒙脱石晶层间导致其层间距增大,针铁矿颗粒较好地包被在蒙脱石外表面;Mt-HFO中蒙脱石层间则发生了Fe~(3+)水解,生成了(羟基)铁氧化物,并在蒙脱石表面形成非晶质氧化铁颗粒。蒙脱石、Mt-Goe和Mt-HFO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58.7、185.4和226.4 m~2·g~(–1),其表面分形度、等电点和表面羟基含量均依次升高,pH5.5时的表面Zeta电位分别为–46.1、–13.6和–19.4 mV。3种样品对Pi和IHP的吸附模式以匀质性表面单层吸附为主,Langmuir饱和吸附量(qmax)和吸附亲和力均表现为由大到小依次为Mt-HFO、Mt-Goe、蒙脱石。3种样品对Pi和IHP的动力学吸附过程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其速率常数由小到大依次为Mt-HFO、Mt-Goe、蒙脱石。与吸附Pi相比,3种样品吸附IHP的动力学速率常数明显减小,吸附量明显增大;Mt-HFO对IHP的吸附速率尤其缓慢,而吸附量远大于对Pi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8.
湖北恩施几种典型土壤对氟的吸附与解吸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魏世勇 《土壤通报》2008,39(1):71-75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恩施六种土壤氟吸附的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的吸附量差异很大,表现为黄粘泥水田土>红粘壤土>泥质岩黄壤土>红砂泥水田土>中性紫色土>黑色石灰土;同一土壤的吸附量随氟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土壤的解吸量在低浓度时差异不明显,高浓度时表现为黄粘泥水田土、红粘壤土、泥质岩黄壤土、红砂泥水田土>中性紫色土>黑色石灰土;同一土壤的解吸量随氟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Langmuir公式可以很好地描述土壤氟吸附的特性,Freundlich公式能够较好地描述土壤对氟的吸附。(3)去除铁、铝氧化物后土壤氟吸附量明显降低;草酸能够促进土壤对氟的吸附;共存PO43-能够抑制土壤对氟的吸附。  相似文献   
9.
锰掺杂对针铁矿的结构、表面性质及吸附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热条件下制备了针铁矿(Goe)和不同含量锰掺杂产物(G-Mn0.1、G-Mn0.2、G-Mn0.3和G-Mn0.5),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氮气物理性吸附、Zeta电位分析、酸碱滴定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其对亚硒酸盐(Se(Ⅳ))和硒酸盐(Se(Ⅵ))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低比例的锰掺杂(锰/铁的摩尔比RMn/Fe=0.1~0.2)显著促进了针铁矿晶体沿b轴方向生长,导致针铁矿颗粒的长径比增大,形貌由短纺锤体形变为大长径比的扁平针状;当RMn/Fe=0.3~0.5时,样品中出现了大量的掺锰磁铁矿,且针铁矿晶体的b轴方向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而a轴方向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促进并导致针铁矿颗粒呈纤细状。Goe、G-Mn0.2和G-Mn0.5的比表面积分别为36.78、53.22和71.33m2·g–1,表面分形度分别为2.31、2.53和2.59,平均孔径分别为13.73、15.59、6.92 nm,Zeta电位零点分别为7.36、6.58和5.31,pH5.0时的Zeta电位分别为40.5、35.3和4.92mV。3种样品的表面活性羟基密度表现为Goe<...  相似文献   
10.
土壤腐殖质-矿物质交互作用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腐殖质、氧化物、层状硅酸盐矿物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阴离子交换、配体表面交换、疏水作用、熵效应、氢键作用及阳离子桥键、静电作用等多种结合键能进行.影响有机-矿质复合体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是腐殖质、粘土矿物的性质及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等.矿物的比表面积、表面酸碱反应位、表面电荷以及腐殖酸的羧基、酚羟基、醇羟基、羰基、氨基等官能团含量和酸度、芳香性、干湿状况、分子大小等基本性质都会影响腐殖酸被矿物吸附的状况.矿物对腐殖酸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升高.本文针对土壤腐殖质、铁/铝氧化物、层状硅酸盐矿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