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含质量浓度为20 mg/L、80 mg/L的Cr~(3+)(CrCl_3)营养液培养雁山、荔浦、桃花江3个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种群,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Cr~(3+)含量,筛选出对铬富集能力偏高的荔浦种群进行水分、光照和肥料交互作用培养试验,记录李氏禾的生长状况和测定不同状况下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为60%、中光照度(3 000 lx左右)和适当追肥的共同作用下,李氏禾生长速度最快;施肥会增加李氏禾的分蘖数和最大根系长度.这一结果能为提高李氏禾的生物量,将其应用于污染水体和土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盆栽试验设计了100%、80%、50%、30%和10%5个水分梯度,研究其对铬富集植物李氏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李氏禾在80%和50%梯度下生长表现最好,积累的生物量最多,最大根系长度最长;在50%和30%生长速度最快;确定了50%的水分梯度为最佳灌溉量。  相似文献   
3.
铜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稻种子萌发实验中,加人不同浓度的Cu^2+,以了解铜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负面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2+能够影响水稻种子根的生长;根长度与Cu^2+的浓度呈负相关;但铜对水稻幼苗的芽和生物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翁源县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构建了翁源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SWOT矩阵战略模式,提出翁源县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研究李氏禾的耐铬生理和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李氏禾幼苗为试材,分剐用含O(对照)、5、30、60mg/LCrCl3的1/2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培养45d后收获,分别测定根、茎、叶的生物量,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组织显微结构的变化,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各组织的铬浓度。[结果]除5mg/LCrCl3处理外,其他处理根、茎、叶的生物量均随CrCl3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当CrCl3处理浓度≤30mg/L时,根、茎、叶和总生物量分别减少8.2%、11.6%、21.5%和13.2%;受铬污染的李氏禾根、叶组织结构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茎的维管束明显缩小;转移系数(叶中铬含量与根中铬含量之比)随CrCl3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从1.07减小到0.09)。[结论]李氏禾对铬有很强的耐性和积累能力。摘要[目的]为研究李氏禾的耐铬生理和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李氏禾幼苗为试材,分剐用含O(对照)、5、30、60mg/LCrCl,的1/2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培养45d后收获,分别测定根、茎、叶的生物量,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组织显微结构的变化,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各组织的铬浓度。[结果l除5mg/LCrCl,处理外,其他处理根、茎、叶的生物量均随CrCI,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当CrCl,处理浓度≤30mg/L时,根、茎、叶和总生物量分别减少8.2%、11.6%、21.5%和13.2%;受铬污染的李氏禾根、叶组织结构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茎的维管束明显缩小;转移系数(叶中铬含量与根中铬含量之比)随C以l,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从1.07减小到0.09)。I结论I李氏禾对铬有很强的耐性和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6.
有机肥施用增产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用有机肥能增加作物产量,试验表明:在中稻生长过程中,增施有机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对照(未施有机肥)增产约11%;在芋头膨大期重施肥效丰富的腐熟有机肥,对提高芋头产量有显著作用;在甘蔗生长过程中施加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理化环境,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旺盛生长,从而增加产量。建议生产上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  相似文献   
7.
生物有机肥在水稻等农作物上的肥效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罗亚平  蔡湘文  刘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92-6193
[目的]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在水稻等农作物上的肥力效应。[方法]对两优培九中稻、荔浦芋、黑皮果蔗、大白菜和西瓜进行生物有机肥施用效果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果实增产显著,品质大有改观,甜度增加,口感好。[结论]该研究为生物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叶面肥施用生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面肥相对化肥有较多优点.实验表明,施用叶面肥除了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外,还可以防治虫害、减少农药和化肥用量.在保证产量和病虫害基本相当的情况下,施用叶面肥可使农药用量减少一半;未施用叶面肥大白菜病害是施用叶面肥的1.2-1.5倍,虫害比约为6倍;而施用叶面肥大白菜和西瓜产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21倍和1.25倍.叶面肥施用的生态效益明显,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施用不同肥料对蔬菜栽培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进一步推广有机肥的使用,使其更好地服务生态农业建设。[方法]在上海青、豆角栽培过程中均分别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化肥,收获后比较不同肥料处理下蔬菜的经济效益。[结果]在上海青栽培过程中,施用生物有机肥比施用化肥基肥成本节省8.30%,追肥成本节省9.80%,农药成本节省50.60%,总成本节省15.20%;施用生物有机肥、化肥的产投比分别为4.35、3.62。在豆角栽培过程中,施用生物有机肥比施用化肥基肥成本节省12.30%,追肥成本节省12.40%,农药成本节省35.97%,总成本节省21.78%;施用生物有机肥、化肥的产投比分别为3.86、2.99。[结论]施用生物有机肥减少了农药使用,增加了蔬菜产量,使得蔬菜的经济效益明显好于施用化肥。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1978~2005年的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面积减少的驱动机制,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近30年来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近30年来耕地面积经历了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处于持续下降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把影响耕地变化的13个因子进行归纳,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压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影响广西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针对驱动力提出一定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