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通过对福建省1992—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解释和说明福建省农业现代化与农膜使用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膜使用的自我示范效应显著,农业现代化对农膜使用的带动效应稳健,农膜使用对农业现代化的规模效应递减。基于此,认为福建省农业现代化要坚持走两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并开展对农膜污染的主动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摆脱生物膜脱氮技术的制约,提高循环水脱氮处理效率,营造适合鱼类养殖的富氧环境,增加鱼类养殖经济效益;基于鱼菜共生生态及经济效益,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高效环保的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趋零排放系统,重点解决种养殖水体营养浓度需求不一致的关键技术瓶颈。将养殖污水经过电迁移和膜浓缩工艺结构,得到能够满足植物营养需求的高氮水,同时得到能够用于鱼类养殖池的循环水,解决鱼菜营养物质浓度需求矛盾,大大提高植物和鱼类的产量,获取鱼菜共生效益。同时,为方便对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趋零排放系统的操作,设置了总控制平台和分控制平台,具备24h集中与分布控制性能。应用试验分析表明,经系统处理的养殖水体可以满足鱼菜生长需求,系统研制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国外合作社信息化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化基础环境、应用水平、人力资源、实施效果等指标入手,对国外开展合作社信息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我国在发展合作社信息化中加强教育培训、加大政府投入、坚持局部先行、规划发展重点、综合外部力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水培蔬菜生产劳动效率,以水培‘上海青’生产为研究对象,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示范农场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影像分析法采集生产数据,掌握了育苗、定植、采收等主要环节的工时情况。结果表明:1 m~2水培‘上海青’生产的育苗、定植、采收工时合计0:04:26。基质装盘与播种、种苗移植、采摘与收放分别是育苗、定植、采收环节的主要工序。生产中共有3个工人,分别为女工A、女工B和男工A。共有7个典型重复动作,即动作1~7,分别为取穴盘装基质、将穴盘放至播种机、将穴盘放至推车、等待播种、取‘上海青’移植、采摘并放至NFT管、收取并放至采收框。同一工人动作1、2、3、4、5前后时段的工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女工A动作5、6以及男工A、女工B动作7的习惯棵数分别为2、1、3、4棵。不同工人动作7的每次收取棵数、平均每棵工时差异显著(P=0.000、0.002),女工每次收取棵数少且速度快。同一工人习惯棵数动作6、7前后时段的工时差异分别为显著(P=0.001)、不显著(P0.05),持续采摘行为会降低工作效率。研究结果为形成水培生产工时认知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鱼菜共生系统经济可行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菜共生是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的互利结合,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快速发展。鱼菜共生可实现水和有机排泄物的循环利用,是应对食品安全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有力措施,但目前关于鱼菜共生的经济可行性还不明确。为进一步明确鱼菜共生在经济上是否是可行的,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明确了鱼菜共生总体上是经济可行的;浮筏栽培和基质床栽培是主要的栽培模式;罗非鱼、罗勒是高效的鱼菜共生品种;温带地区具备盈利可能性;生产规模越大、产品类型越丰富,经济可行性越高;合适的市场渠道和消费意愿的提升,能促进盈利。阐述了鱼菜共生水培效益、养殖品种优化、外部效应内部化等需要加强的研究内容,为推进鱼菜共生产业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主体技术平台的视角分析了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发展与演进过程。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起源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开展的"农业实用技术远程培训与咨询",并从2010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责任单位通过在田间地头现场举办远程网络培训,进行培训方式的探索与优化。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在可持续发展中将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成为可向全国范围推广的范本。  相似文献   
7.
基于传播学理论的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有必要从传播学的角度,从信息本身流动的规律出发进行探索.应用信息传播5W模式,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出发,构建了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传播模式,详细解析了以政府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温室环境下温度和光照与小白菜生理指标的动态关系,以期为小白菜生产的精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冠小白菜品种为试材开展营养液膜技术(Nutrient film technique,NFT)栽培,于2019年6—9月分3个时段进行试验,试验期间自动采集温室内温度和光照等数据,每2d进行1次生理指标测定.以建模试验数据计算光温效应(LTF)、辐热积(TEP)和积温(GDD),将其与同时期测定的生理指标数据进行拟合,建立温室小白菜生理指标动态模拟模型,将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检验模型拟合效果.[结果]试验期间的日平均气温为33.26~34.51℃,日光合有效辐射为8.18~13.64 mol/(m2·d).小白菜叶片主要生理指标基本上随生长期间LTF的增加而增加,但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后期呈现略微下降趋势,硝酸盐含量则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的变化.LTF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TEP和GDD模型;该模型对小白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纤维素、蔗糖、淀粉、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硝酸盐含量及根系活力的预测结果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比后两者低,其各指标的RMSE为TEP和GDD模型的9.88%~49.91%和5.86%~93.42%,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LTF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之间R2均大于0.950,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匹配程度较好.[建议]光温效应法适用于对小白菜主要生理指标的模拟,模型对特定小白菜品种、特定影响因子、特定时间段、特定温室环境下的小白菜模拟效果较好,后期需要加强对多品种、多因素和多时空适用模型的系统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涵、时间、方式、实施效果等方面分析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发展现状;提出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组织机构创新、技术平台创新和讲堂艺术创新的有益实践;探讨探索需求、确立目标,统筹协调、整合资源,技术支持、平台创新,集聚力量、队伍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产品展示与技术交易平台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福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福建农产品展示与技术交易平台”是服务三农的实际需要。在对农产品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归类、分析、汇总和对平台开发环境、开发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工程原理和平台建设任务为指导,以计算机编程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为研究工具,开发了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交易平台。重点介绍了平台开发技术,还介绍了平台功能模块和功能导航,总结了平台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