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花6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以濮科花2号为母本,远杂910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育成的高出仁率大果花生新品种.在2011~2012年全国北方区大果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商花6号平均荚果产量4 695.30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514.73 kg/hm2;2013年全国北方区大果花生品种生产试验中,商花6号平均荚果产量4 531.0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312.15 kg/hm2.该品种粗脂肪含量为150.46% ~53.46%,油酸含量为50.9%~51.7%,油亚比为1.69~1.76,高抗花生褐斑病和焦斑病,感花生黑斑病,抗网斑病和茎腐病,百果质量为256.2 g,百仁质量为111.2 g,出仁率为74.75%.商花6号于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4010).该品种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北京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大果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3.
为探明不同前作茬口和种衣剂用量对花生土传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前作茬口,设置2个处理,分别为大蒜茬(P1)和小麦茬(P2),副区为种衣剂用量,设每公斤种子用种衣剂6mL(S6)、3mL(S3)和0mL(S0)3个拌种水平,于2019-2020年调查花生茎腐病、白绢病、金针虫和蛴螬的发生情况,分析不同处理对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年中种衣剂用量相同时,与P2处理相比,P1处理花生茎腐病和白绢病的病情指数下降了37.91%和30.00%,金针虫和蛴螬的荚果受害指数分别下降了41.96%和22.84%,花生的百果重和荚果产量均显著提高;2年中前作茬口相同时,随着种衣剂用量的增加,对花生茎腐病和白绢病的防控效果提高了13.90%~84.03%,对金针虫和蛴螬的防控效果提高了11.61%~75.30%。P1S3处理组合的荚果产量最高,为5855.29kg/hm2,其次是P1S6和P2S6处理,分别为5773.92和5556.17kg/hm2。  相似文献   
4.
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增效剂对花生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叶面喷施光合生物增效剂对花生产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提高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其中B2、C1、C3处理与对照呈极显著性差异.各处理使花生荚果产量增幅为8.32%~17.64%,其中C2处理荚果增产17.64%,A3处理荚果增产14.07%,A3、C2处理在荚果产量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认为,本试验条件下,增效剂适宜在花生初花期喷施,A3、C2处理的用量均合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参试的12个花生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鉴定出适宜河南省夏播种植的花生品种。[方法]对不同花生品种的生育特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性表现、产量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开农86、豫花98、商花24号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10%以上,增产极显著,综合表现较好。其中,开农86、商花24号果型中等,出仁率高,单株生产力大,特别适宜夏播。豫花98和豫花92果小、仁小,荚果显著增产,推荐参加小粒花生品比试验;商花25号、开农85荚果分别比对照仅增产6.84%、5.09%。[结论]该研究为夏播花生新品种在河南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花生多个优异性状的同步聚合,提高花生品种选育效率,创建了"表型性状互补、遗传背景多元、综合性状优良"的花生亲本选用技术与后代群体多世代多逆境同步鉴定筛选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体系。事实证明,该项育种技术的应用,使核心种质群构建、互补杂交、同步鉴定和定向选育有机结合,实现了多个目标性状的协同改良,增加了选择压力,缩短了育种年限,提高了育种效率,为选育优质早熟、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的夏直播花生品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育成了商花5号等系列早熟优质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7.
以参加2019年黄淮海中南片小粒花生联合体试验的24个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探讨各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及内在联系,旨在为黄淮海中南片小粒花生高产优质育种研究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亚油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大,达86.7%,变幅为3.1%~42.3%;油酸...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麦后平播、起垄种植、起垄覆膜、起垄喷施液态膜4种种植方式对夏播花生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覆膜和起垄喷施液态膜处理显著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加速了发育进程;2个处理荚果产量显著高于传统麦后平播处理,分别为6 025.34,5 653.11kg/hm~2,但二者间呈显著性差异,起垄覆膜种植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9.
大粒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的AMMI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AMMI模型分析了2015-2016年国家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荚果产量数据,结果表明,品种、试验地点、品种与试验地点互作、交互效应主成分值(IPCA)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花生品种在各试验地点的稳定性和不同试验地点对品种的分辨力差异较大,开农705的稳定性参数最大(Dg=32.9718),对照品种花育33号的稳定性参数最小(Dg=11.3287);8个花生品种中高产稳产的品种是商花11号和郑农花15号,产量高而稳定性一般的品种是开农705和龙花二号,稳产但不高产的品种是花育33号;19个试验地点中山东日照和河南洛阳的分辨力强,河南漯河和安徽固镇的分辨力较差。  相似文献   
10.
正利用河南省高产高油品种豫花15为母本,以高产、多抗、高油亚比品种商研9658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杂种后代按系谱法进行系统选择,选育出高产、高油、多抗、大果花生新品种商花511。1亲本组合与选育经过2005年,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油品种豫花15号为母本,以高产高抗网斑病品种商研9658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