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5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52篇
农业科学   508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森木 《国土绿化》2006,(11):22-22
践行科学发展观,营造美丽和谐的营区,是63833部队历届党委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执政方略。40年来,他们集全部队之智,举全部队之力,高起点、高标准、大气势进行环保绿化建设,奏响绿色和谐发展曲,取得了丰硕成果:营区绿化率100%,绿化覆盖率达到42.89%,污染治理设施运转率为96%,“三废  相似文献   
2.
为使稻田半旱式进行连续免耕,解决半旱式杂草争肥与习惯番耕作埂,对半旱式复盖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推广,用一定数量的鲜玉米秆、鲜稻草秆复盖垄埂与冬种半旱式葫豆青三种形式,分别在我县沙溪庙组、自流井组、遂宁组等紫色稻田进行试验与示范,三至五年沟埂互换一次,经五年来的探索,对抑制半旱式杂草滋生、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水稻产量等均取了明显的效果。把稿秆还田、半旱式与复盖等技术结合一起,简便易行,真正作  相似文献   
3.
<正>冬枣又名冻枣,果实皮薄、肉厚,多汁、甜味极浓.其树姿开张,产量高.抗逆性强,耐盐碱,是黑龙港地区极有发展前途的鲜食枣品种.嫁接是其苗木繁育的主要途径.我们于1995年春天,在黄骅市贾象乡东仙庄村进行了冬枣插皮接、腹接和劈接三种不同嫁接方法试验,嫁接成活率插皮接为93.3%,腹接和劈接分别为91.2%和85.5%;其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过去,青海省互助县使用化肥的方法,一直是采用人工地表撒施和种肥混播等方式。1985年县农机推广站引进、试验机械深施化肥技术,1986年开始示范推广,到1994年全县累计推广面积达73万亩。尤其是1994年互助县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化肥深  相似文献   
5.
古代抚育竹林的经验非常丰富,所以当时的茂林修竹遍山。但其最主要的经验是逐年对竹蔸进行培土(古称壅土),即“种竹不用粪,只要竹山的上每年高一寸。”现根据《农政全书》、《群芳谱》、《三农纪》、《花镜》、《齐民四术》、《养余月令》、《致富全书》、《笋谱》、《北墅抢壅录》、《琐碎录》、《物类相感志》、《格物粗谈》、《物理小识》、《侯鲭录》、《埤雅》等古农书记载有关竹林抚育的段落,摘录以对,供抚育竹林者的参考研究,以求古为今用。“六月锄竹园地。”“八月锄竹园地。”“季曼(农时)锄竹园地。”“仲秋(农时)锄…  相似文献   
6.
7.
芦笙·竹琴·竹简黄森木中国的竹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中国的乐器离不竹子,筚篥笙筑箜篌竽笛萧……中国古文化的传递则离不开竹简。让我们对此作一小考吧。芦笙芦笙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乐器之一,至今还在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的苗、水、壮、布衣、侗、瑶等少数民族中...  相似文献   
8.
屠杉最早称“朱木”,始见先秦时期《山海经》,我国南方人民对其认识与利用有3300多年历史。曾经历过“朱木、杉、屠杉、杉”等主流文字与音韵的演变,因地域方言及著录者选用汉字的不同,尚有“柁杉、杉、杉、株杉、土杉、杜杉、杜松、山杉”等多种称谓。“朱木”之称源于古越语,最早认识利用杉的是我国南方古越人。语言与文字源于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不同名称反映产区人民已从植物形态分类学、生态学、木材学等多角度认识杉。记载杉的史料均来自目前已无杉分布的地区,证明杉历史上曾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9.
10.
24%万灵液剂防治节瓜蓟马药效试验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