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本文以贵州安顺不同土壤调理粉剂处理下“瀑布毛峰”茶园土壤为供试样品,通过样品测试与理化分析,对CK处理(0 kg/hm2)、A处理(600 kg/hm2)、B处理(750 kg/hm2)和C处理(900 kg/hm2)下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水平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土壤调理粉剂处理下,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Cr、Hg、Pb、Cu、Zn、Ni、As和Cd的变异程度各异,且土壤中这8种重金属含量也各不相同,其中pH、Cr、Pb和Ni含量在C处理中最高,As、Hg和Cd含量在A处理中最高,Cu和Zn含量在B处理中最高;对各重金属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Ni与Pb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表明两者之间的同源性极高,其余元素之间相关性特征不明显;由综合污染指数(P)得出A处理为轻度污染,CK处理、B处理和C处理均为中度污染,不同处理土壤中Cr均在国家Ⅱ级标准(GB15618—2008)规定范围内,样点达标率为100%,在所选定的污染评价因子中,Cu的贡献率最高,为土壤主要影响因子,其次是Cd和Ni;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中Hg属于强生态风险,其余7种重金属处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等级;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96.79,总体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Hg对RI的贡献率最大,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元素。  相似文献   
2.
烟草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青枯病是烟草上的一种主要病害,由细菌引起。近两年由于气候的原因,在局部地区发生流行,导致烟叶产量大幅下降,质量降低。因此,加强烤烟青枯病综合防治,对烤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文详细介绍了烟草青枯病的病害症状、病原菌、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发病机制,目前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办法及防治展望,旨在为研究此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医组方理论形成太子参抗病毒1号及3号中药复方复配剂,其余根据文献记载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组合叠加形成太子参抗病毒相应药用植物复配剂。选用连作2年太子参种植地块,通过完全区组小区试验考察不同处理对太子参病毒病防效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毒1号中药复配剂(以下简称抗病毒1号复配剂)处理的太子参病毒病发生率比对照降低63.37%(P<0.01),病指比对照降低90.61%,防效最高(90.63%,P<0.01),其余4个配方对病毒病防效均超过80%。对病指在5级以上的太子参植株,施用抗病毒1号复配剂1次后可防止病毒病继续扩散,3次后感染病毒病太子参叶片可恢复正常,5次后叶片病斑和感病症状完全消失,植株恢复正常生长。抗病毒1号及3号复配剂处理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7%及159%(P<0.01),其余处理产量分别提高68%、69%、68%(P<0.01)。抗病毒1号和3号复配剂对太子参总多糖及环肽B含量均有较好提升作用,提高总多糖含量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抗病毒1号复配剂(提高14%);提高环肽B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抗病毒3号(提高11%)。综合来看,抗病毒1号复配剂在防控已经发生的病毒病及提升产质量具有显著效果,选取抗病毒1号复配剂进入下一轮试验。根据中医理论与技术方法形成的配方综合表现好于单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中药材叠加,尤其利于提高药材品质。本研究为太子参有效防治及治疗病毒病提供了有机级别多效合一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医组方理论及文献记载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简单叠加两种方式,形成不同太子参抗病毒病系列配方。选用连作2年太子参种植地块,通过完全区组小区试验考察不同处理对太子参病毒病防效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毒1号处理的太子参病毒病发生率比对照降低63.37%(P < 0.01),病指比对照降低10.64倍,防效最高(90.63%,P < 0.01),其余4个配方对病毒病防效均超过80%。对病指在5级以上的太子参植株,施用1号抗病毒剂1次后可防止病毒病继续扩散。使用3次后感染病毒病太子参叶片可恢复正常,5次后叶片病斑和感病症状完全消失,植株恢复正常生长;抗病毒1号及3号对产量提升作用显著,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7倍及1.59倍(P <0.01),其余处理对产量分别提高、68%、69%、68%(P <0.01);抗病毒1号和3号对太子参总多糖及环肽B含量均有较好升作用,提高总多糖含量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抗病毒1号(提高14%);提高环肽B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抗病毒3号(提高11%)。综合来看,抗病毒1号在防控已经发生的病毒病及提升产质量具有显著效果,选取抗病毒1号进入下一轮试验。根据中医理论与技术方法形成的配方综合表现好于单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中药材叠加,尤其利于提高药材品质。本研究为太子参有效防治及治疗病毒病提供了有机级别多效合一的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6.
以红颜草莓冷藏苗为试材,研究草莓大棚栽培中单施复合肥和配施有机肥对草莓品质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按1:1配施有机肥,在品质方面,可改善红颜草莓的不均匀性,提高红颜草莓产量,同时,红颜草莓的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分别提高7%和11%;在风味上,配施有机肥组草莓的酸类成分降低,醇类成分增高,尤其是草莓中特有的香味成分橙花叔醇和芳樟醇显著增高,说明配施有机肥后,草莓的风味表现为更加的浓郁和香甜.因此,草莓种植中配施有机肥可提高草莓的品质和风味,应成为草莓施肥的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植物源联合保健技术对黑胫病防治的大田防效,确定其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1年多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药剂、化学增效剂、氟吗啉·三乙膦铝3种措施联合施用能大大降低烤烟黑胫病病指,降幅达78.61%。其防治方法为:选用抗根茎病品种,在连作障碍较轻地块,在苗期用保健方法预防病害后,将植物源药剂600 kg/hm2、奇农素600 g/hm2和氟吗啉·三乙膦铝3种药剂混配,于黑胫病高发期前进行2~3次叶面喷施和灌根。  相似文献   
8.
从香气组分的角度分析黄果树毛峰春茶与夏茶的差异,为茶叶品质物质基础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PME-GC-MS法结合Nist2008和Wiley275谱库鉴定分析各香气成分,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春茶中检测并鉴定了65个化合物,夏茶中检测并鉴定了35个化合物,主要香气成分为醇类和酯类,春茶中醇类成分较夏茶高,酯类成分较夏茶低,二者共有香气成分32个,占总香气成分分别为84.6%和99.0%,其中春茶中含量较多的特有成分为Z-3-己烯醇和香叶醇,占总香气成分的12.0%,香叶醇作为一种玫瑰系香精主剂,能赋予春茶甜的玫瑰花气息.结论:春茶在香气成分的种类上较夏茶丰富,特有的Z-3-己烯醇和香叶醇,可能是春茶比夏茶气味浓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青枯病是烟草上的一种主要病害,由细菌引起。近两年由于气候的原因,在局部地区发生流行,导致烟叶产量大幅下降,质量降低。因此,加强烤烟青枯病综合防治,对烤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文详细介绍了烟草青枯病的病害症状、病原菌、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发病机制,目前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办法及防治展望,旨在为研究此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考查中药复方抑菌剂对太子参连作地田间病害的防效及产质量的影响。选用连作2年太子参种植地块,通过完全区组小区试验考察不同处理效果。抑菌剂1号处理太子参病害发生率比对照降低82.2%(P<0.01),病指降低14.7倍,防效为93.0%(P<0.01),产量提高43%(P<0.05),总多糖提高51%。1号抑菌剂与1号抗病毒剂联用对病毒病防效可达99.4%(P<0.01),该组合与化学药剂联用后对病毒病防效可达99.5%(P<0.01);2个处理产量均比对照提高1倍;1号抑菌剂与1号抗病毒剂联用,总多糖含量提高15%,环肽B含量提高12%;单用1号抑菌剂,环肽B提高也为12%。中药复方抑菌剂1号对病毒病防治和产质量提高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